福建旅游景点-P143
百丈坪,亦名遵岩、星台岩。位于清源洞东南。《闽书》载:宋高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故名。历史上曾建有“枕云亭”及3座石塔。明嘉靖初,少年王慎中曾在此读书,后登进士,为“嘉靖八才子”之首。相传俞大猷少时也常在此练武。明万历间,泉州太守姜志礼书“百丈坪”三…详情 ▷
三世佛三世佛位于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景区,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详情 ▷
郑成功青铜塑像巍然峙立的大坪山巅,近年新竖立了一座郑成功青铜塑像,此为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郑成功雕像。以此为主景,郑成功公园于去年6月动工开建,已经初见雏形。主雕区设置有青砖砌成的仿古城墙,城墙外观完全仿照古代城墙,设有垛口、观察窗等军事设施,附近还有叠水瀑布、观景…详情 ▷
虹山瀑布虹山瀑布位于虹山乡,海拔高六百余米,年平均温度低于市区4至6摄氏度,空气请新,夏秋凉爽。蜿蜒的溪水从80多米的断崖中飞流而下,溅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虹,虹山瀑布因而得名。我国古代著名的方志史学家何乔远游历至此地有感而诗曰“红日照天地,飞…详情 ▷
仰恩湖恩湖是仰恩湖游览区的主体景区。因环抱名闻遐尔的仰恩系列工程而得名。始建于1995年,由洛阳江的上游乌潭水库拦腰筑滚水坝而形成的人工湖。常年水面高程772米,水域面积1360亩,四面环抱龙眼林带,万(安)虹(山)二级公路擦湖而过。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水电充沛,…详情 ▷
朋山岭隧道朋山岭隧道及连接线工程起自普贤路,东偏北穿1.37公里隧道过朋山岭,西进抵达双阳中路交叉口,路线全长3.845公里,包括1.32公里长的隧道和2.525公里的隧道两端连接线。该工程采用机动车主隧道与非机动车及供水隧道分修方案,机动车主隧道行车道宽23.7…详情 ▷
马甲动植物观赏园洛江区马甲动植物观赏园是洛江区马甲农业大观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科教相结合的一个基地,位于泉州市十佳风景区之一的仙公山风景区。几年来,已形成集农、科、教、游览、观赏于一体的动植物观赏园,与仰恩湖、仙公山配套成为旅游项目之一。占地50亩的珍稀动物养…详情 ▷
金相院金相院始建于隋朝,原名“栖真寺”。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即公元908年)僧人如默重建,据说因山上有“空兰奇香”之异,便改寺名为“金相院”。金相院位于石狮市西南部灵秀山上,灵秀山海拔仅174米,虽不高峻,但因其山势逶迤,丘陵起伏,林木苍郁,山石峥嵘与泉州城东的灵山…详情 ▷
闽南第一土地神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民国(1949年)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闽南第一土地神”供奉“土地神”(福…详情 ▷
惠安科山森林公园惠安科山森林公园占地总面积2.2平方公里,是惠安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城市综合型区休闲公园,现已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和泉州市首批风景名胜区。整个公园主要包括科山寺、平山寺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景区和总容量为65万立方米的两个小型水库以及25个大小不一、独…详情 ▷
螺城中新花园广场螺城中新花园广场是2000年惠安县新建成的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休闲广场,广场呈圆弧形,中心筑有螺女雕像一尊,象征着惠安人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螺城中新花园广场,内有全省县级最大的音乐喷泉设备,并配有大面积的绿化及夜景设施,与四周的现代建筑浑然一…详情 ▷
中国雕艺城惠安县“中国雕艺城”位于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县之一。福建著名的侨乡惠安县境内、地处国道324线福州至厦门段的中心位置,距福厦高速公路黄塘互通口9公里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雕刻艺术品开发、生产、展示、商贸、旅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雕艺城占地面积108亩,总投资980…详情 ▷
安固石亭安固石亭,位于惠安县涂寨镇岩峰顶东山村东,建于北宋端拱年间(988~989年),为古道凉亭建筑。亭呈方型,坐北朝南,面阔3间(7.85米),进深3间(8.7米),由16根粗大的方型石柱架成,檐柱12根,边长0.4米,高2.4米。金檐柱间的四角以石斜梁相连,…详情 ▷
洪养古厝位于马巷镇蔡浦村海尾西46号。民国初期建,前、后两落大厝,中有天井及两侧护厝(榉头),面宽12米,总进深18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前落大厝面阔3间,中为凹形门廊及中厅,两侧厢房,硬山顶,燕尾脊。后落大厝面阔3间12米,进深4间9米,中为厅堂,两侧厢房…详情 ▷
陈金恒古厝位于马巷镇亭洋村69号。民国29年(1940年)建,坐东朝西,前、后两落大厝,中为天井及两侧护厝(榉头),面宽11.2米,总进深17.6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前落大厝面阔3间,中为凹形门廊及中厅,两侧厢房,硬山顶,燕尾脊。后落大厝面阔3间11.2米…详情 ▷
田墘古厝民居位于大嶝镇田墘村南里368号。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坐东朝西,三合院式红砖古厝民居,前为红砖院墙和居中的石框大门,中为天井,两侧小护厝(榉头),后为主体建筑。面宽10米,进深12米,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正面院墙水车堵装饰着彩绘泥塑,…详情 ▷
乌山九十九间位于新圩镇乌山村中部。建于清代,坐西朝东。前、后两落大厝,中有天井及两侧护厝,大厝南、北两边各建有2列稍矮的护龙,大厝前有石埕庭院,正中开设院门,门旁两侧小护厝(榉头),整体建筑规模庞大,总面宽45米,总进深30米,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前落大厝面阔…详情 ▷
东烧尾窑址位于内厝镇东烧尾村东北。窑址分布在东烧尾水库西南山坡和宋厝村一带,范围约1平方公里,1974年发现。地面散见大量喇叭形窑具、窑砖、三角形陶垫、残缺器物和青瓷碎片。所采集实物标本主要有假圈足碗、盘口壶、罐等,皆施饰青釉,胎厚,具有唐代风格。下宋厝村东面山坡…详情 ▷
小嶝英灵殿位于大嶝镇小嶝岛前堡村。清同治年间建,清末重修,原祀池王爷后改祀苏王爷。清同治三年(1864年)御赐“仁周海澨”的巨匾和御香3支,圣匾长2.55米,高1.04米,厚0.12米,字大为0.38米0.43米,十八蟠龙浮雕围绕四周,庄严神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详情 ▷
李长庚故居又称“伯府”,位于马巷镇后滨村27号,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310平方米。两进,砖木结构,悬山顶,前进门厅面阔3间,进深2间,后进厝面阔3间,进深2间,原为穿斗式梁架,硬山顶。两侧有护厝,现仅存南侧一列,面阔五间,进深1间。穿斗式梁架,硬山…详情 ▷
姑井砖塔位于新圩镇庄垵村姑井自然村西南500米田中,建立年代未见记载,属元代建筑风格。塔原有3座,现存完整与残缺者各1座,形制相同,相距约15米。东塔坐西南朝东北,居东侧为密檐实心八角砖塔,原有宝瓶塔刹已塌圮,残余5层,建造于高1.04米,周长12米的石砌方形基座…详情 ▷
根岭倒桥位于马巷镇朱坑村根岭自然村东南500米的九溪畔,建于唐、五代时期。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修,为刘五店通往泉州府的古道桥。桥为石构平梁桥,东西走向,2墩3孔,全长26米,桥孔跨距5.5米,桥面宽2.5米,由5块花岗岩石板纵向并铺而成,石板长6~…详情 ▷
王兴芳、张钦芝烈士纪念碑位于鼓浪屿皓月园内临海的覆鼎岩上。坐西北朝东南,纪念碑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碑体呈方锥形,采用砖块砌体外抹水泥沙浆构筑。碑通高4米,碑体之正面和背面分别以行楷书镌刻烈士王兴芳、张钦芝的名字、职务及其殉难的日期。王兴芳,山东省潍县人,中国人…详情 ▷
海沧革命烈士陵墓位于杏林海沧东头山麓,建造于1958年。墓园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664平方米,正面中开水泥砖混结构的双燕脊单檐门楼式大门。陵区内烈士墓,均依闽南葬俗,采用前碑后穴的构筑形式,墓碑上以楷书镌刻烈士姓名、籍贯、生前部队番号及殉难日期、地点。陵墓区左右…详情 ▷
建南楼群由成义楼、南安楼、建南大礼堂、南光楼、成智楼5幢建筑组成,建于1951年至1954年。时成义楼为生物馆,南安楼为化学馆,建南楼为学校大礼堂,南光楼为物理馆,成智楼为图书馆。2000年至2003年维修。陈嘉庚创办学校从不为自己留名,但对他人的支持和赞助,却铭…详情 ▷
芙蓉楼群由芙蓉一、二、三、四和博学楼组成,除博学楼建于1923年外,其余建于1951年至1954年。博学楼初建时为教职工宿舍,1953年在此建成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芙蓉一、二、三、楼为学生宿舍。芙蓉楼群基本呈半环状布局。芙蓉一、二、三、楼平面呈双角楼前廊式布局,…详情 ▷
群贤楼群包括映雪楼、同安楼、群贤楼、集美楼、囊萤楼5幢建筑。群贤楼群兴建于1921年5月,1922年底竣工,这是厦门大学的首批校舍。群贤楼群动工兴建时,为了表达陈嘉庚自己教育兴国的决心,特地选择5月9日(即国耻纪念日)作为校舍奠基日。校舍落成后陈嘉庚将1号及5号楼…详情 ▷
养正楼坐落于集美集岑路3号,1926年9月建成,时为集美幼稚师范教学楼。抗战期间,被日军飞机轰炸受损,1946年修复后改为集美小学教学楼,现为集美幼儿园使用。该楼坐北朝南,砖石结构,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呈西班牙式建筑风格。平面为后廊式布局,后廊中部为外突半圆形敞…详情 ▷
科学馆坐落于集美集岑路2号,建于1922年9月。抗战期间,被日军飞机轰炸受损,1946年修复。1949年11月再次遭国民党飞机轰炸,1951年修复,现为集美大学科学馆。该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657平方米。门楼及角楼为4层,两翼为3层。建筑设前后廊式,一…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