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文物保护单位
罗家大院是民国时期青城四大水烟作坊之一的“永顺成”老板罗希周先生的宅院,建于民国十六年,即公元1927年。该院落由东院、中院和西院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东院由前院、中院和后院组成,它原来是罗家的水烟作坊,字号“永顺成”。东院也是电视剧《老柿子树》的拍…详情 ▷
青城书院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即公元1831年,是当地绅士李恺德、顾名、张锦芳、韩瑛、刘世保等人倡导修建,是当时兰州地区的六大书院之一。1904年将青城书院改名为“皋榆联立高等学堂”,1931年更名为“皋榆联立青城小学校”,1938年又更名为“榆中县青城小学”。整个…详情 ▷
高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即公元1785年,是高氏第九世先祖高秉信发起修建的。它是青城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家祠。高氏原系山东渤海园园村人,明洪武年间,高氏始祖克尊兄弟三人随肃王来到甘肃,两位兄弟战死在河西疆场,克尊便携妻带子来到青城定居。高氏祠堂由山门、前过厅…详情 ▷
马家坬遗址位于榆中县连搭乡马家坬村西北500米。内涵分属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面积约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5米。采集有属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和彩陶片,彩陶纹饰有黑、红色宽带纹、锯齿纹、网格纹,器形有小口双耳壶、双耳瓶和高领折肩罐;齐家文化…详情 ▷
兴隆山卧桥位于榆中县兴隆山。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唐鸣钟创建,故称“唐公桥”。屡毁屡修。嘉庆八年(1803)知县李醇和建为木结构拱桥,名“迎善桥”。光绪二十六(1900)年重建,称“云龙桥”。桥全长23.6米,跨度9米,桥面宽3米,为13踏步斜坡式。桥上建…详情 ▷
古城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上堡子村西北500米。面积约9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边长350米,墙垣夯土版筑,残高410米,基宽812米,顶宽24米,夯层厚0.080.16米。城东、南、西三面外有壕沟,宽30米,深10米。西、北、南辟门,西门外有瓮城,南北长30米,东西宽…详情 ▷
方家沟遗址位于榆中县清水驿乡方家沟村东、西、南三面。属马家窑文化半山与马厂类型。面积约3.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50.5米。采集有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和彩陶片和石斧。彩陶纹样属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有锯齿纹、宽带纹,器形有壶和罐;属马厂类型的有饰蛙纹的彩陶罐。遗址…详情 ▷
郭家湾遗址位于榆中县甘草店乡郭家湾村东300米。分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面积约16.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5米,分上、下两层,暴露有房址。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灰陶片。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纹样有平行线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器形有罐、钵;…详情 ▷
红寺遗址位于榆中县小康营乡红寺村西北300米。属齐家文化。面积约6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2米,暴露有墓葬和白灰居住面。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和彩陶片、罐等,纹饰有篮纹、绳纹和附加堆纹,器形有双大耳罐、瓮、垂腹罐和折肩罐。另采集有石斧、石刀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详情 ▷
金崖古建筑群分布于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境内,位于黄河一级支流苑川河中下游。金崖古建筑群主要由金崖驿站、周家祠堂、三圣庙、手工水烟作坊(福元泰烟坊)、永丰金氏家祠、郑家祠堂、黄家祠堂、谈家祠堂、张氏家祠、金崖金氏家祠、岳氏家祠、白马庙等12处古建筑组成,分布在金崖境内…详情 ▷
青城古民居位于榆中县青城镇青城、城河、新民、瓦窑村。青城古民居分为公共建筑、宗教建筑和民居建筑三类,占地面积约29000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公共建筑包括青城书院和东滩戏楼。宗教建筑包括高家祠堂和青城隍庙。民居建筑包括45处,其中明代1处、清代33处,民国11处。…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