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文物保护单位-P2
香远堂位于梧桐镇溪北村上溪口33号。宋绍兴十年(1140年),郑亮五世孙郑丰隆自盖洋迁居至梧桐溪口,至第二十四世振嘉,于1773年建成“种德堂”,振嘉长子朱孟生三子贤勉、贤琚、贤勃,贤勉、贤勃于1815年始建“香远堂”,贤琚于1838年建“贻庆堂”,祖孙三代共建三…详情 ▷
荣就庄位于霞拔乡下园村旧厝13号。始建于清朝嘉庆廿三年(1818年),占地面积2443平方米,建筑面积3842平方米。三进三落六厅九天井128间;三面石砌围墙,似寨非寨;建筑规模宏大,外延建筑下至油坊,中有书斋楼(又称牛角楼,形似牛角),右方建有外楼,俗称楼仔,左…详情 ▷
积善堂位于霞拔乡锦安村长万自然村12号。俗称长万新厝由黄学猷始建于庆嘉庆十年(1805年),占地面积1610平方米,建筑面积3117平方米。寨堡成八角形,据风水考究,本厝坐西北,即坐乾向巽,它的东北、西南方向就是八卦的艮与坤了。君子以居贤德善俗。主人以此寓意造型,…详情 ▷
宝善庄大洋镇宵洋村玉坪33号。余悠贤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起建,占地面积约1486平方米,建筑面积268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封闭式长方形双层土木结构,由下落门楼、上落八扇厝以及书院、天井、过水、横楼等组成,共有108个房间。建筑右侧方种植有十多棵风水树,以遮挡…详情 ▷
昇平庄位于大洋镇大展村卞湖39号。又称“洋尾新寨”,建成于清嘉庆(约1805—1815年之间)年间,建寨者系麟阳鄢氏十五世祖鄢光椿。光椿为旧寨主人鄢宗尹之孙。昇平庄盖好后,其祖父搬进新寨与子孙同住,因此,后人就把早盖的荣寿庄称为旧寨,后盖的昇平庄则称为新寨。昇平庄…详情 ▷
赤岸村铳楼位于白云乡赤岸村,为具有防御功能的土堡群,建于清朝时期,由四座面积约百来平方的小土堡组成,为三层土木结构。分别名为:“扁店铳楼”(占地面积84.8平方米,建筑面积171平方米)、“前店铳楼”(占地面积122.3平方米,建筑面积265.3平方米)、“祥林店…详情 ▷
岳家庄位于白云乡岭下村2号。原名步祖村、岳厝,2002年经族人商议更名为岳家庄。由岳武穆二十二世孙岳孝西于道光21年(1840年)建成,占地面积3027.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19.36平方米,共有162间住房。为三进单天井土木结构,首进回廊,两侧建有双层书院…详情 ▷
北山寨位于白云乡北山村后园里1号。由何大瑞始建于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又称“修竹寨”,因纵横交织的村道把竹林围成一个心形图案,故又名“爱心寨”。占地面积18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98平方米,共有房间87间。寨堡坐北朝南,呈“日”字形中轴对称结构,三进布…详情 ▷
联奎塔位于永泰县城南的塔山上,为石结构楼阁式塔,八角、七层,通高21米。石阶式台座,每边长20.05米,周以栏杆。底层塔门外有石雕塔神(文官服饰)镇守,塔身层层收分,各层皆有平坐栏杆,外壁均设有佛龛,各供一尊石雕佛像。塔内有螺旋式石梯直通塔顶,上为葫芦形塔刹。明万…详情 ▷
凤凰寺大殿位于永泰县同安镇洋头村,因地形极像凤凰,择此建寺,故名凤凰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年,现存有三宝殿、念经堂和阅经楼,四周围墙均为土木结构。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殿中木梁上刻有“皇明天子崇祯十四年岁二月造”字样。沿寺左侧半里小路可下圣公岩洞,有天然洞穴二层,外高…详情 ▷
郑侨墓位于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大洋自然村。陵墓左右宽约60米,前后深约70米,墓周约200多米,依山砌筑六层,错落有致。每层前后有5米或10米宽平面,层层间有红砖阶级登上,底层48级,其余各层或10级或5米,第三层层壁上镌刻宋光宗赞郑侨语云:“朝野臣僚能如侨之爱民,…详情 ▷
方壶岩位于永泰县盘谷乡水尾村,因山势岩形如茗壶状而得名。方壶岩正座由圣君殿、观音殿、伽兰殿、佛堂、文昌阁、书斋楼、禅房、避雨亭、牌坊等建筑组成,均为民间做法,石木结构,歇山屋顶组合。坡度较缓,与北方明清建筑不同。牌坊门前有一对石狮,造型古朴,风化严重,据说为宋代原…详情 ▷
蒲边将军堂位于永泰县葛岭镇蒲边村,将军堂占地约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由过廊、庙墙、天井、回廊、正殿、神龛等组成,主体结构为明代中期建筑物(存疑)。石木结构的过廊(从前村民进出村庄必经之路)与正殿结合的建筑形制,属永泰仅有一处;另与观音庙、土地庙、猎…详情 ▷
蒲边桃源宫、桥位于永泰县葛岭镇蒲边村水尾。桃源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现存建筑建于清道光和同治年间,占地面积396.6平方米,建筑面积435.6平方米,由清乾隆石桥、高护坡、建宫碑刻、檐廊、宫门、戏台、观楼、天井、正殿等组成。桃源桥位于桃源宫正前方…详情 ▷
隆园厝建于清嘉庆十年至二十年(18051815),占地面积约3588.6平方米,总面阔79.8米,总进深34.1米,堂横式格局,大小房间计200多间。由厝前石铺通道、牛刀石椭圆形放生池、旱门、空坪、排房及下堂、插屏门、天井厢房、正堂、护厝、书院、牛栏等组成。201…详情 ▷
祥园厝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占地面积约2232.5平方米,总面阔59米,总进深41.5米,堂横式格局。由厝前石铺通道、矮围墙及照壁、风水门庭、书院、内风水门庭、内空坪、正堂、厢房、双护厝及书斋、后轩、后楼等组成。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庆园厝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占地面积约1902平方米,总面阔54.3米,总进深38.1米,堂横式格局。由厝前石铺通道、矮围墙及照壁、风水门庭、书院、内风水门庭、内空坪、正堂、厢房、双护厝及书斋、后轩、后楼等组成。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同安寨张昭乾、张昭容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平面呈方形,寨堡式建筑,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中轴线由前到后依次为:寨门、前廊屋、前天井、门厅、中天井、主座、后天井、后廊屋。寨四面外墙以巨石垒砌而成,环寨墙建有双层廊屋。寨墙高7米,宽3米。门厅穿斗…详情 ▷
九斗庄位于同安镇同安村洋头13号。因占地九斗(九斗稻种)而得名。张明良、张明恪、张明起建于清光绪廿一年(公元1895),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寨堡式建筑,有完整的防御设施。主座二进,第一进大厅之高大,堪称全县之冠。主座为四梁扛井结构。大厅前廊卷棚及梁架用镂雕透雕…详情 ▷
爱荆庄鲍姓祖先美祚公建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4)。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由前到后依次为:寨门、前廊屋、前天井、门厅、中天井、主座、后天井、后廊屋。寨四面外墙以形似米粒的河卵石砌成。寨墙高7.6米,下部为河卵石,上部用夯土,宽2.8米…详情 ▷
宁远庄清乾隆年间张谦费时五年修建的寨堡式建筑。坐西南朝东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3110平方米。围墙墙基用花岗岩砌筑,上部的夯土墙上分布有眼和内宽外窄的观察窗,内墙设有隐通廊。大门为石框门,门楣阴刻楷书“宁远庄”。明间为扛梁式梁架。屋面挡水墙饰有精美的灰塑和彩绘…详情 ▷
庆丰庄位于梧桐镇椿阳村11号。俗称坂中寨,由陈尧榕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整体建筑历经十余年建造完工。该寨为两进院落式格局,共有三百多个房间。最初连房带院占地仅800平方米,后来随着家业兴盛逐步扩建,现存院落占地3937平方米,建筑面积3856平方米。…详情 ▷
荣寿庄位于大洋镇大展村卞湖39号。又称“洋尾旧寨”。洋尾寨分为旧寨与新寨。旧寨在西,为麟阳鄢氏十三世祖鄢宗尹于清乾隆乙己(1785年)所建,取名“荣寿庄”。荣寿庄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占地面积2894平方米,建筑面积4820平方米,共有260多房间。寨门口…详情 ▷
和城寨位于永泰县丹云乡翠云村10号。始建于咸丰3年(1853年),因主要缔建者林和城而得名,又称翠云寨。和城寨的总体规划源于林和城的父亲林天郁,林天郁曾从榕梅交易中得纯利白银万两以上,至家业殷实后,就筹备建寨。可惜36岁即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时年林和城刚13岁,…详情 ▷
竹头寨位于白云乡寨里村竹头寨2号。因坐落于两重屏障之间,垅中一仑凸起,形如竹头,寨建其上,故称竹头寨,始建者黄萃容,号明官,又名明官寨。有上寨、下寨之分,上寨仅存门楼,下寨始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寨墙内占地3796平方米,建筑面积5608平方米。整座寨是以戌…详情 ▷
姬岩摩崖石刻位于永泰县白云乡白云村,年代为宋—清。简介:保存有宋朝礼部侍郎陈旸,明朝翰林院编修黄文焕,明代闽中三才子曹学佺、谢肇淛、徐渤,清代诗人黄任,清光绪年间状元王仁堪等历代名人题刻。如曹学佺“来天台”石刻、谢肇淛“古鸡岩”石碑,黄任“鬟翠楼”石刻等。2013…详情 ▷
赤岸铳楼群位于永泰县丹云乡赤岸村,年代为清、民国。简介:建于清代、民国,由四座面积约100多平方米的三层土木结构小土堡组成,分别名为扁店铳楼、前店铳楼、祥林店铳楼、则水店铳楼。四个铳楼依溪而建,互相犄角成守望之势,是当地百姓在土匪犯乱年代的避难之所。均为穿斗式木构…详情 ▷
谷贻堂位于永泰县霞拔乡锦安村,年代为清。谷贻堂由黄孟钢始建于庆咸丰十年(1860年),正座七开间,两边双过水,双间横厝,下有书院、下座回照。占地面积1727平方米,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谷贻堂厅内木雕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屋脊多重龙舌燕尾翘直刺天穹,女儿墙处泥塑彩…详情 ▷
垅口祖厝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年代为清。简介: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前坪及左、右两个单进合院组成。左合院为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垅口厝,右合院为建于清嘉庆年间(17361820)的和也厝,通面阔约62.85米、通进深约43.8…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