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景点-P22
王德墓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上朱垟村,占地面积约1平方米。墓丘圈椅式,前残存石虎,内伴葬其孙王名世。王德(15171558),字汝修,号东华,永昌堡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东昌府推官。二十九年(155),出任广东按察使佥事,后因病回乡。三十一年(1552),…详情 ▷
王诤墓位于龙湾区状元镇山西岙。墓始建于万历十一年(1583),同年立祠。墓地通面阔25米,进深7米。墓丘扶椅式,前有牌坊、望柱、石虎、石羊、石马等遗存。祠通面阔266米,进深266米。王诤(1581581),字子孝,号竹岩,永昌堡人。嘉靖廿九年(155)进士,历官…详情 ▷
“第一山”摩崖题刻位于龙湾区永昌镇郑宅村东首山坡。刻石高16米,宽232米,自左向右横阴刻行书“第一山”,右下角署“米芾书”。字体苍劲浑朴,刻工精良。在“米芾书”题刻的西面石壁,有线阴刻楷书“第一山”三字,字径约7米,无款。米芾(151—117),能诗文、擅书画、…详情 ▷
峰门山摩崖题刻位于龙湾区坦头峰门山,从滴玉泉至坦头尖途中,有高约2米的峭壁,上凿刻帆船一艘,长约5厘米。旁隶书阴刻“乾道二年(1166)水满此地”八字,为珍贵的水文史料。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东溪碑群位于龙湾区海城街道东溪村姜氏宗祠内。主要有《明天顺故冠带义士怡庵姜公墓铭》,庐陵陈文撰文,郡人徐珙篆额,四明金溥书;《明天顺姜安人周氏墓铭》,四明陆瑜撰文,甬东铁奂篆额,广阳赵昂书;《明弘治赐教官恒庵姜公墓志铭》,永嘉王瓒撰文,李阶书篆;《明弘治姜赤崖祠堂…详情 ▷
黄淮墓位于瓯海区茶山街道南柳村大罗山北麓。墓丘扶椅式,由条石砌筑。前有两座神道碑,两侧各有石翁仲等石像生等若干对。墓域面积约5平方米。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明初永嘉(今鹿城区)人。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之初,选为内阁…详情 ▷
孙诒让墓位于瓯海区梧田镇慈湖南村南面山麓,坐南朝北。平面呈半椭圆形,面阔144米,进深128米。墓室石墙,高5—1米。供坛以卵石铺地,四围青石栏杆,墓前墓碑直书:“清儒孙诒让墓”。孙诒让(1848—198),字仲容,号籀庼,瑞安人。晚清国学大师,教育家。著有《墨子…详情 ▷
任凯杰墓位于瓯海区郭溪镇任桥村老虎山北坡。墓丘扶椅式,面阔18米,进深21米,面积约5平方米。任凯杰,福建兴化县赤岸石街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避乱到永嘉,造“任桥”以利交通。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通济桥位于瓯海区泽雅风景区金坑峡景区内,又称为半岭桥。原为木桥,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建时改为块石垒砌的石拱桥,长299米,宽335米,大拱矢高61米,跨91米。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屿山庙位于瓯海区泽雅镇屿山村,又名叶侯王庙,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二进五开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前厅、厢廊、戏台、正殿组成。正殿通面阔169米,通进深67米,悬山顶。梁枋上有同治八年(1869)重修墨书和资助题记。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永宁桥位于瓯海区泽雅镇源口村,别名驭流桥,亦名“源口漫水桥”。始建于明朝,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曾大修。桥长97米,宽约13米,设碇步式桥墩25座,上刻凹槽,再以三条石梁榫接成桥面,两旁以粗大的石条顶护。桥面距河面不足5米,当水流猛涨时,可漫桥面而过,水势减弱…详情 ▷
分水城位于瓯海区瞿溪镇与瑞安市湖岭交界处,筑于明中期。城墙以块石、条石垒筑,全长5多米。距分水城约8米,有王卓隶书“石岩屋”摩崖题刻。岩屋内有瑞安孙锵鸣所撰《分水城至瞿溪、雄溪两路种树记》石碑一座。从雄溪至分水岭城的山岭上,多植枫树,人称枫树岭。入秋后,天高气爽,…详情 ▷
罗大师塔墓位于瓯海区仙岩镇西一村,俗称状元坟,建于明代。由花岗石雕成的基座、塔身、塔顶组成,高15米。基座须弥座上刻仰莲纹,雕饰精致。塔身瓜棱形,上刻“罗大师之塔”一行六字,上置覆盘,作六角攒尖式顶。塔后有一堵三扇石屏风,通面阔655米,中扇高17米,左右扇高17…详情 ▷
丽塘井位于瓯海区丽岙镇丽塘村,建于北宋元符元年(198)。井体石砌,口径67米。井栏由整块花岗石凿成,外六角形,内圆形,高57米,径15米,厚42米,上刻题记“元符戊寅八月王杲舍砌”。井水清冽,久旱不干。…详情 ▷
白象寺位于瓯海区南白象街道,又名瑜珈寺,白云道观。肇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宋崇宁三年(114)大修,明末重建。坐北朝南,二进五开间。正殿通面阔2米,通进深174米,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明间梁架抬梁式,次梢间穿斗式,月台两旁有六角古井。…详情 ▷
密印寺位于瓯海区南白象街道头陀山麓。俗称头陀寺,又名妙智寺。相传唐代高僧玄觉(665—713)曾栖迟于此。五代后汉乾祐年间(948—95)正式建寺。明末礼部尚书瑞安林增志(1593—1667)在此削发为僧,并兴复禅寺。顺治八年(1651)落成,寺宇宏敞巍峨,“地广…详情 ▷
刘基庙位于瓯海区仙岩镇穗丰村。原为刘氏宗祠,后改为庙。万历十九年(1591)扩建,始具规模。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前殿、后殿、戏台和左右回廊组成。前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米,明间抬梁式,次梢间穿斗式构架,重檐硬山顶。后殿面阔七间,通面阔195米,…详情 ▷
嵊泗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嵊泗列岛,在那碧波万顷,星罗棋布的岛屿中间,有一个面积最大的泗礁岛的宫山顶上,矗立着一座雄伟醒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它占地15平方米,建筑面积2423平方米,道路16平方米。1995年4月兴建,1996年4月落成,…详情 ▷
得胜桥位于柯桥区柯岩街道柯桥村(或位于上市头居委会),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年重建。由主桥和引桥组成二部分,均为石梁桥,东西走向,横跨大渡江,桥身全长56米。主桥分三跨,长24米;桥面均由四拼石梁东西向铺设而成,其南北两侧均置栏板栏杆,望柱柱头雕刻蹲狮;中间一跨桥面南…详情 ▷
云梯桥位于华舍街道张娄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民国二年重修(1913年)。南北走向横跨张溇横江系单孔石拱桥。桥面由五拼石梁纵向并列铺设,其中东西二拼桥梁石侧面阴刻“云梯”二字;同时,桥面东西两侧置栏板栏杆,望柱柱头雕刻覆莲,望柱两侧置抱鼓石,西侧栏板侧面阴刻“民国二年…详情 ▷
后殿廊桥位于华舍街道华舍村,据查证为清代建筑,由后殿庙和廊桥二组建筑组成,硬山式屋顶,阴阳合瓦,总占地面积155平方米。廊桥系单跨石梁桥,平面呈“凹”字形,东西走向,横跨庙前江,桥面由木板南北向并列铺设而成,其南侧置石栏板,同时,桥面板下东西向铺有数根木头,以承托…详情 ▷
茅洋桥为东西向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全长2134米,桥面长334米,宽358米。桥长置18级石台阶,长98米;桥西置14级石台阶,长82米,桥高325米,拱高275米,46米,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拱券石上刻有茅洋、平水、东郭门等地捐资人姓名。南侧拱脚下处设有纤道。…详情 ▷
观澜桥位于湖塘街道型塘村东方自然村,又名洞桥,系单孔五折边石拱桥,南走北向,横跨型塘溪,桥身全长55米。桥面用三块石板横铺而成,宽2米,长212米,其东西两侧置石栏板。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矢高27米,跨径49米;其东侧拱眉上楷书阴刻“观澜”二字,西侧拱眉上楷书…详情 ▷
扁拖闸分东南二闸。南边的今称五眼闸,据《嘉庆山阴县志》记载:“为明正德六年(1511)知县张焕修建”,南北走向,跨海湖河,全长25米,跨河188米,中立四墩,成五孔梁桥结构。东边的称三眼闸,据《嘉庆山阴县志》记载为“明成化十三年知府戴琥修建”,系三孔石梁桥结构,全…详情 ▷
袍谷古文化遗址位于绍兴袍谷乡里谷社村西,属战国晚期遗存。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1年、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绍兴县文管所两次发掘。文化层厚4至6厘米,出土器物2余件,有陶器、原始青瓷、少量青铜器和石器。大多为陶器,石器有刀和砺石,数量极少。此外,出…详情 ▷
宁国寺,位于北仑区白峰镇小门村。据乾隆《镇海县志》记载,宁国寺兴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原称宁国庵。民国八年(1919)由住持德善重修。后改称宁国寺,其住持由瑞岩寺方丈兼任。土地改革时,寺几乎被毁,仅存大殿一座,后被改作小学校。1991年5月,由住持妙增重建。…详情 ▷
西洋港徐氏宗祠位于海曙区古林镇西洋港村仓门自然村,清末建筑,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由门楼两厢及大殿组成,门楼为位于院墙正中,为一道夸雕石库门,大殿为单檐硬山顶高平房,面宽五间,明间梁架四柱十檩,前施卷棚顶,后为双步,次间用中柱,六柱落地,后为单步,设双廊,梢间用柱…详情 ▷
稼圃庄位于海曙区高桥镇梁祝村梁祝文化公园,根据建筑风格判断为清代建筑。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正屋及南侧石牌坊两部分构成。正屋屋顶硬山造,面宽三间,进深五柱七檩,穿斗式结构,檐柱施斗拱,檐梁为驼梁,施雀替饰卷草纹。正屋设前后天井,前天井东筑石库门,砖砌门楼,双扇门,门…详情 ▷
黄公林庙,清代建筑,位于海曙区古林镇古林村。据旧志记载:庙本祀黄姑。康熙间毁于火,咸丰九年重建,改祀汉夏黄公。光绪二十九年重修。由门楼、前厅、中厅、后厅组成的连四进建筑。纵进深76米,通面宽241米,总面积17平方米,为我区规模宏大的庙堂建筑之一。第一进门楼,为七…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