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景点-P40
福国寺福国寺,藏名奥敏南卓林,意为“色究竟天解脱林”。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白沙乡,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1年),当初是木氏土司的家庙,住寺修行的是汉传大乘佛教和尚,寺名为“解脱林”,后由明熹宗朱由校赐名为“福国寺”。康熙18年(公元1679年)时,改成藏传佛教,…详情 ▷
灵源箐又名观音箐,位于永胜县城东郊壶山西麓,是滇西名胜之一。清代永胜黄恩锡进士有诗云:“览胜灵源活,凭栏眼界空;窗开山色里,人坐水声中;径湿疑飞雨,林寒不借风;夕阳樵客至,担插野花红。”这里环境幽静,风光秀丽,尤以宋代摩岩石刻观音像闻名遐迩,现已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详情 ▷
古坟林隐匿在“管理所”之东、松柏相间的山坡上,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上万座他留古墓,可辨认碑文的就有3座。墓群年代起自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迄至民国初年,尤以清代居多。带着三个谜走入古坟林,你便可脉络清楚地看这个景点。首先是它的辉煌之谜。你会发现,所有…详情 ▷
正阁里,供奉着东巴始祖东巴什罗。正中间便是他,其护卫神优麻在左右两旁。东巴什罗头顶上方,是他贴身护卫修曲。修曲两侧有两位卫士,左为都旁西根,右为五罕百汝。正阁南北两侧,分别是东巴什罗的五个高徒。东巴什罗身世沧桑。他爸爸、妈妈是普通百姓,可是东巴什罗聪明绝顶,还没出…详情 ▷
导游扎美寺是宁蒗彝族自治县藏传佛教(黄教)寺院,它东面与噶木山遥相对应。介绍扎美寺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整个建筑雄伟壮丽,藏式庙宇分正殿、偏殿、禅房等。寺内壁画极富艺术性,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另人目不暇接,虽年代久远,但色调仍然浓烈,充满了浓郁的印藏风格。交通就在永宁城…详情 ▷
普济寺位于丽江县城西6公里普济山麓,普济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普济寺原有大殿、僧院等12个院落,现存3院。普济寺由山门、大殿、南北厢房等组成。普济寺大殿重檐歇山顶建筑,以顶覆铜瓦故又名铜瓦殿。面阔5间2285米,进深5间23米,呈长方形,屋顶铜瓦覆盖…详情 ▷
导游他留宗支山位于永胜县六德的玉水、营山、双河3个行政村结合部,这里风光旖旎,气候温和,满山遍野的苍翠间掩映着一片世所罕见的大碑林,此即六德碑林。看点约在3平方公里的山林里,分布着万余座墓碑,尤为集中的茔区达1公顷。墓群依山而筑,错落有致,华表碑石林立,布局严谨,…详情 ▷
金龙桥又名梓里江桥、梓里桥,号称“金沙江上第一桥”,位于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和古城区之间金沙江上,东连永胜,西接鹤丽,东距永胜城15余里,西距丽江城约8多里。建于清代光绪六年(188年)正月,由提督蒋宗汉捐资建造,已有1多年的历史,是长江上现存最古老的桥梁。26年被列…详情 ▷
宝山石头城位于丽江城北11公里的金沙江峡谷中,因百余户人家聚居在一座独立的蘑菇状巨石之上而得名。丽江宝山石头城纳西语称为“拉伯鲁盘坞”,意为“宝山白石寨”,城内瓦屋鳞鳞,巷道纵横,丽江纳西族居民辟岩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随势打成,古朴自然,奇绝无穷。丽江宝山石头…详情 ▷
云南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境内,地理位置2242~2251,156~11,规划总面积114843公顷,由思茅河连接洗马湖、梅子湖、野鸭湖、信房湖和纳贺湖五湖组成。项目区所在地普洱市属国际河流湄公河(澜沧江)水系,澜沧江纵贯普洱市,经西双版纳出境…详情 ▷
现保存在曲靖一中碑亭内。碑高125米,宽58米,分上下两截,全碑共43字。此碑立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是大理国时代的遗物,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曲靖市北出土。碑文记载了大理国主段素顺联合滇东三十七部征讨“妄服背思”的部落后,会盟立誓,行赏的史实,对研…详情 ▷
导游:距离叠虹桥景区约1公里,在麦田河下游的南盘江上。明月湖水面达15亩,如一轮明月镶嵌在万山丛中,流金溢彩,妩媚动人;看点:明月湖环湖青山屏列,秀峰峥嵘,翠岭连绵,淙淙不息的流水,自山涧注入湖中,有的浑如雷鸣,有的轻若琴韵,宛如一曲曲赏心悦耳的乐章;介绍:湖的四…详情 ▷
西寺塔又名慧光寺塔,立于东寺街中段西侧,已有多年的历史,与东寺塔对峙,一起历经昆明风雨,曾多次修葺,是古老文明和文化的见证。在二月的梅花和烟雨中,“双塔烟雨”成为明清时的“昆明八景”之一。西寺塔是级四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高约米。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三年(年),历时年方…详情 ▷
筇竹寺位于玉案山,是一座始建于大理国时期历史久远的佛教寺院,因有“筇竹传奇,犀牛表异”的神话传说故名。元初高僧雄辩法师在此讲经,开昆明地区汉传大乘佛教讲宗传播先河。元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为保护寺院财产颁敕圣旨,筇竹寺声誉渐高。寺院坐西朝东,沿中轴线主体建筑…详情 ▷
在昆明城东区民航路五里多小学门口的体育场内,有一座方形高墓24米,宽约13米,顶为青石雕成的石瓦,墓体四面镶碑石。正面刻汉文“元咸阳王瞻思丁墓”8字,分4行,直书。背面为蒙文碑刻。左右两侧,一边刻《元史·赛典赤瞻思丁传》(节录),另一边刻袁嘉谷撰书的《重修咸阳王陵…详情 ▷
昆明鸣凤山金殿太和宫金殿,又名铜瓦寺,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俗名鹦鹉山。鸣凤山原名相度山,明万历年间始创太和宫金殿以后,改称鸣凤山,系明代以来云南著名的道观风景名胜区。海拔2米。金殿公园位于昆明城东约七公里的鸣凤山上。因大殿用黄铜铸成,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详情 ▷
介绍昙华寺位于昆明市东郊2公里处,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因园内有一株优昙树(实为云南山玉兰,树龄至今已3多年)而得名。1981年,昙华寺被扩建成一座访江南古典园林的公园,分为前园、中园、后园三部分。前园基本以原寺庙的三进院宇为主,亭台楼阁,假山水榭,花木竹林,回廊曲桥…详情 ▷
云南金刚塔:俗称“穿心塔”,位于昆明市东郊约公里的官渡街上。建于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塔座为方形,上有石雕围栏,下有四面相通的券洞,砖石结构。塔形与北海白塔相似。座西壁上嵌有《造塔碑记》石牌一方,座四角各建小塔一座。主塔高大,距地表15米,方形须弥塔座上雕刻…详情 ▷
云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是云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达165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就以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身,是云南省最大的文物…详情 ▷
东寺塔和西寺塔是云南创建最早的古塔之一,对建造塔的人,文献记载,均为“南诏弄栋节度使王嵯巅建,大匠尉迟恭韬造。”但对塔的建造年代就有几种不同的记载:《重修东寺塔常乐寺记》载:“五华之南东西两塔,高入云霄,志谓唐贞观年间(627年至649年)创建。”《重建东寺文笔塔…详情 ▷
云南民族博物馆与滇池边的云南民族村相邻,距昆明市区约9公里。这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场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这里展出的各类展品达万余件,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改革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产业》、《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详情 ▷
在罗汉山的悬崖绝壁之上,包括龙门石场、平台、石室、石雕等组成。由慈云洞拾级而上或乘游览索道方可到达其地势十分险峻,垂直高度38米,凭栏远眺只见海阔天空,烟波浩渺,风帆点点,使人心旷神怕。特别是人们经历了登龙门之惊险,观赏石雕艺术之美妙,登高远眺俯瞰烟波浩渺的填池风…详情 ▷
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这是明初史谨描写昆明景色的两句诗。这“城高双塔”,即指昆明的东寺塔和西寺塔。西寺塔今在东寺街南段西侧的部队营房中,塔旁原有慧光寺,俗称西寺,早毁。西寺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计13层,高约3米,塔砖间有梵文,每层四方券洞中刻佛…详情 ▷
介绍:雄峻庄严的太华寺,坐落在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太华山腹。太华山东临滇池,北接华亭山、碧鸡山、南连太平山、罗汉山,是西山的最高峰。这一带峰峦起伏,溪水潺潺,木林苍翠,秀竹牵衣。太华寺依山傍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巍然耸立,颇为壮观。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烟波浩渺的五…详情 ▷
三清阁位于昆明著名的西山区景游览区的最北端,是通向龙门风景点的门户。这里山崖险峭,石峰高耸,苍松翠柏之间一条人工开凿的石道蹬的石道蹬梯沿石壁陡岩缝隙间蜿蜒。这里是观望山下五百里浩瀚滇池风光的最佳处之一,也是寻古探幽之所在。以山道险奇而论,这里也算“之最”;三清阁始…详情 ▷
导游:华亭寺始建于元朝,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寺院;介绍:华亭寺的山门是一座高大雄峻的三层中式殿阁,与苍劲的古树比肩。大门两侧悬有的一副对联,道出了许多游客的豪情逸兴;交通:前往西山公园华亭寺,可在市内乘公交车6路可到达;…详情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宁县上蒜乡石寨村,5公里处滇池之滨,面积约5平方米。1955年至1996年先后五次考古发掘,清理战国至西汉滇国王族墓5座,出土器物5余件。以青铜器为主,有生活用具、生产用具、兵器、各式贮贝器、铜鼓等,题材广泛,猎涉当时的社会风貌。距今2…详情 ▷
长松山位于晋宁县城西面,南连白虎山,北临青龙山,东与文蜂塔遥相对峙,群木苍翠,浓荫蔽日,森林茂密,景色宜人。灵光湖水,清澈如镜,碧波荡漾,素有长松胜境之称。元代郡牧高阿泥在此建避暑山庄,明代状元杨升庵曾到此,寓居普照,题诵碑版。诗云“木客园林传地籁,金仙楼殿接兜罗…详情 ▷
钟灵山距昆曲高速公路3公里,森林茂密,地势险要,空气湿润纯净,是一座天然氧吧,现存的塔林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对研究3年前塘子一带的宗教、文化、经济都具有重要价值。钟灵山山上的钟灵寺始建于元代,曾经是西南八大名寺之一,现存39座塔林,曾被誉为“滇东第一佛地”,是登山…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