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景点-P68
王翦墓秦将军王翦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到贤镇东门外3里许的纪贤村永和堡北。墓葬南北较长,东西稍窄,呈椭圆形,高约9米、周长达136米。在古墓西侧约100米处,从南到北还依次排列着六座小冢(今已不存),这六座小冢,据说里面埋着的是六国王侯的衣冠、图书和俘虏等。1956年…详情 ▷
唐懿宗李漼简陵简陵,位于富平县西北三十公里长青乡紫金山上(又名虎头山),懿宗的陵寝就在主峰下,海拔889米。咸通十四年(875年)七月戊寅病死,乾符元年(874年)2月,葬于简陵。庙号:懿宗,谥号:昭圣恭孝皇帝。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详情 ▷
唐文宗李昂章陵唐文宗章陵,1956年8月6日,陕西省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昂(809840),是穆宗李恒的次子,敬宗李湛的异母弟。继敬宗为唐代第十五任皇帝,827年至840年在位。唐宪宗元和四年十月十日(809年11月20日),贞献…详情 ▷
西魏文帝永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留古乡何家村大冢堡北。西魏文帝元宝炬,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北魏宣武帝时期,元愉对朝庭的政治不满,被宣武帝软禁在宗正寺。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6年),元宝炬出生,第二年其父因被诬告谋反而被杀。宣武帝死后,元宝炬一家得以平…详情 ▷
节愍太子李重俊墓(唐)节愍太子李重俊墓位于富平县宫里乡南陵村北,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日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重俊墓已由省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从发掘情况看,墓园由两部分组成,即地面和地下两部分构成,地面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幸存无几,封土堆因雨水冲刷和人为的蚀食…详情 ▷
明永乐元年(1403)在今榆林市设置榆林寨,正统初年改建为堡,成化7年(1471)增立榆林卫,成化9年,延绥镇迁驻于榆林卫城。隆庆6年(1571)在北长城口开设红山市口,进行物资交易。万历35年涂宗滩督建了红山市场的款贡城。榆林卫城为明清城堡古建筑,属全国重点文物…详情 ▷
青龙山位于魏家楼乡大理河南约1公里处。遗址面积约18000平方米,2004年4月5日经省市县业务部门进行为期两月的考古发掘工作,遗址时代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中晚期。寨墙遗址轮廓清晰,均为混石垒成,人类居址几处基本完整。据省市专家考证,属国内首次发现“可命为…详情 ▷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据靖边县考证,宥洲古城位于靖边县杨桥畔杨二村,为汉代蒙田在些驻守,宋代重建并有碑文记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陕西省靖边县老坟梁墓地进行考古发掘,获得重大收获。其成果对于研究汉代北方边疆地区的墓葬分期、文化面貌、丧葬制度、民族关系、郡县地望、环…详情 ▷
鸿门寺塔据《横山县志》记载:“响铃塔建于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年)”,距今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如果记载属实,那么就是陕西境内唯一的元代佛塔,因为另有记载说塔修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我似乎更倾向于明成化年间,因为陕北榆林地区的佛塔基本与长城和战区有关,大多修建在…详情 ▷
常氏庄园位于米脂县城北12公里处的高庙山村,由三个大型窑洞宅院组成。即由主人常维新三子常均和四子常俊继承的中心宅院、长子常英继承的后山窑洞宅院及次子常耀五子常杰继承的东侧窑洞宅院。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常维兴仿刘家峁姜氏庄园兴工,后由四子常俊修毕。2007…详情 ▷
金佛寺石窟位于安崖乡东五公里处的石崖上,该寺共有交错分布的大小14处石窟,就修建在开光川北侧的悬崖(长约180米、高约35米)上。该崖上覆黄土,底部为砂岩质基岩,经开光河冲刷后裸露在外。因为金佛寺的原因,当地人也将此崖命名为金佛崖。“文革”时期,虽然各石窟内的造像…详情 ▷
班禅庙位于神木县大保当镇西北二十公里处的贾明滩村,与榆林市孟家湾乡西营盘壕村接壤,该庙始建年代不详,但据原碑传抄件记载,清光绪二十九年由蒙僧将此庙迁建于内蒙乌审旗,后于光绪三十年,经汉、蒙两地客商与民众商议,进行了重建,民国三十二年又由公民商贾集资再次进行了扩建,…详情 ▷
河津寺又名佛禅寺,约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坐落于河道中央一块巨石之上,与神木镇黄石头地村隔河相望。寺院坐北朝南,原有三进十八间殿宇,以及殿后十八余间禅堂客舍。寺中主祀儒释道三教祖师,配祀关圣帝君、眼光菩萨、二郎神杨戬等。山门正对乐楼,两旁石狮护守。门内…详情 ▷
姑姑庵庙群位于神木县万镇西豆峪村黄河岸边一凸出的小山峁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经多次修葺扩建形成庙群,占地约700余平方米,因当时庙内尼姑众多故当地人称为“姑姑庵”。19321935年间,由李含惠、李旺昭、毛凤翔、毛子长、李正亭、李旺淮、李子川等人在该庙组织成立了…详情 ▷
鱼河城隍庙位于榆林南35公里鱼河北城永昶门东侧,据资料记载,明代成化年间,建成了鱼河堡城隍庙,神庭殿宇,展润绚丽,雕龙刻凤,飞檐走拱,其行舒耀,其势巍峨,雄伟壮观。又传康熙十二年(1674),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康熙皇帝行至鱼河南湾沙头,路遇强盗,是鱼河城隍及时相…详情 ▷
陕西省府谷县黎元山智通寺坐落在古老的古长城边上,可是,只要人们用心一看,才会发现长城经过这座庙宇时,却绕了一个大弯,像耕地的犁辕一样,故因形得名黎元山智通寺。长城是明朝修建的,所以寺院应该是先于长城,在明朝前建造。杨家峁村的张子秀老人听他家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故…详情 ▷
訾家河万佛寺位于陕西省神木县中鸡镇訾家河黑圪垯山山顶,隔河与煤都大柳塔矿区相望。据传寺庙始建于明代,历代均有重修,现占地45亩,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分为北、中、南三院。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祖师殿、观音阁等50余座殿宇,另有牌楼、旗杆等80余座附属建筑。寺庙…详情 ▷
神木高家堡石窟是沿山势而开凿的,具体修建的年份不大确定,有人说是北魏时期,这种说法的理由是:北魏时期神木高家堡正好在其统治范围之内,恰好正直西方佛教迅速传播我国北方地区,修建佛洞理所当然,也有人说是最初开凿于北宋时期,北宋时期陕北为北宋和西夏边界,战事频繁,人民经…详情 ▷
金山寺位于佳县西北的朱官寨乡朱官寨村,因其既不在国道又不在省道上,所以知者甚少。嘉庆十四年(1809)《葭州志》载,该寺初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至民国末有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殿0台20多座。“文革”初期,该寺首当其冲,被毁殆尽,20多处单体古建筑…详情 ▷
西老爷庙位于榆林市镇北台遗址西,西老爷庙建于明代。南北72米,东西38.3米,占地2756平方米。原设一大院,中为关公殿,北侧有过厅宫殿,东西南三侧有配殿。关公殿为歇山单檐砖木结构,阔21.9米,深18.4米,高11米,殿前卷棚高6.5米,顶覆琉璃瓦兽,内有彩绘壁…详情 ▷
绥德城西五公里处(五里湾村)的大理河西侧,有一座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山,名曰合龙山。有龙伏欲腾,虎踞将扑之势。自古以来以上就有庙,相传庙约建于汉朝宣帝年间,供奉北极玄天上帝,时至明朝万历年间,村民大兴修建,称“接引寺”。1930年陕北特委先后两次在寺庙中举行会议,决…详情 ▷
子洲城西五里大理河北岸有大洪寺。“据庙内碑记载,明景泰初年,信士诸公创修庙于底石崖,延及成化年间乃修葺于中峰之巅,后世多次重修,1917年——1920年再重修葺”。(1958年文物普查记录)其寺据今已有550多年的历史了。大洪寺面南而建,与大理河南岸之青龙山、克戎…详情 ▷
宝山寺原名空山寺位于横山县东北二十五公里的无定河中游波罗镇烂泥湾村旁。建于何时,因年岁久远,碑刻无存,无实据可证。建筑面积达五亩,分前、中、后、左、右五个院,上、中、下三层。有楼亭、阁、台五处。据榆林府记载;“朔漠之山荡然,黄河连岗,叠岭,草木不生唯有县东北有宝山…详情 ▷
榆林市财神宫、东岳庙、无量山组成榆林市无量寺。无量寺位于榆林市东城门百米之处的驼峰山。始建何时尚无精确考证。据《榆林县志》和碑文记载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距今480余年。与本市白云山、青云山齐名。随着历史的沿革政治的变迁最终于1947年8月9日(农…详情 ▷
野猫山庙,又称灵应寺,位于横山县韩岔乡野猫山村东的大山峁上。占地3000多平方米,座西北,向东南,东西为沟,南北约2.5公里的长峁。远目瞭望方园约2至3百公里,其山势雄伟,风景秀丽。寺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大清乾隆二十年、三十八年,道光年间进行扩建和维修。碑记记载“玄…详情 ▷
凌云鼎位于佳县城东城郭边,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是由河北省任丘县县丞牛登第所建。凌云鼎高26.4米,周长21.6米,是八边形,共七层,每层都有楼梯及瞭望窗,登临其上,可极目高原之浑厚,俯览九曲黄河之壮观,为古佳州八景之一。…详情 ▷
李家崖城址位于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乡。城址在无定河东岸二、三级台地上。1983年发掘,城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95米,南北宽122213米。城东、西两面筑墙,南北两面堑山为障。现存东垣残墙长128米。西垣残长34.5米。墙体外层以石块层与夯土层相间构筑,内层筑法…详情 ▷
麟州故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店塔镇杨城村西北部的杨城山上。麟州城始建于唐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废弃于明代正统八年(公元1443),历时719年。五代麟州刺史杨宏信及其长子杨重勋和其孙杨光,世代守卫着麟州,抵御契丹、西夏守卫国土。而杨宏信的次子杨业和其孙杨延…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