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游景点-P70
磁山遗址位于武安市磁山二街洺河北岸的台地上,是中国华北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遗址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1973年首次发现,遗址为早于仰韶时代的新石器文化,约为公元前54—公元前51年。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方式,在遗址中发现的房基,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发现的窖…详情 ▷
永通桥为单跨圆弧敞肩石拱桥,桥面两旁有正方形望柱22根,栏板下面的两端垫在石墩上,中间悬空。板面有浮雕,内容以人物、花卉、鸟兽之主;桥栏杆上,雕有河神像,造型优美;南北两面的小墩上分别雕有飞马和游鱼,雕工相当精致,多为仿古之作,因小石桥在历代均有修缮,所以桥上小石…详情 ▷
陀罗尼经幢位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内。赵州陀罗尼经幢是在北宋景祐五年(138年)由赵州人王德成建造的,陀罗尼经幢全部用石料雕琢而成,共七级,平面呈八角形,高约18米,是中国现存石经幢中时代最早的一座,也是最高的一座。经幢的方形台基上刻有“妇女掩门”、各种伎乐、菩萨、蟋龙…详情 ▷
柏林寺塔位于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内。柏林寺塔,又称“从谂禅师舍利塔”、“赵州塔”、“真际禅师塔”等,建于元天历三年,为纪念唐代禅宗高僧从谂禅师,修建此塔。塔额为“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塔为砖木实心结构,共八角七层,高约3米,坐落在高达25米的方形台基上…详情 ▷
位于华北明珠、中国5级旅游景区白洋淀的雁翎队纪念馆,近日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爱国主义基地。在新中国成立6周年之际,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推动群众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激发河北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全省人民坚定…详情 ▷
河北省安新县三台镇净业禅寺始建于元代大德年间,创建者为净照和尚,这是该寺建立时间最普遍认可的说法。但据《安新县志》记载:“公元18年,新朝王莽天凤五年,赤眉军起义至县境,乡人在三台因城筑寨以防入,开通从敬业禅寺至山西村隧道用以藏身”其中已提到敬业禅寺,如果那时便有…详情 ▷
安州天宁寺位于保定东约75华里的安新县古镇安州镇。安州天宁寺始建于唐代,相传为三车和尚窥基法师所建,从建庙于至今千百年间,几经修复。尤其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寺院大部分房屋被挪作他用。近几年在保定市宗教局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寺院主持和全体僧众的努力下,目前正在着…详情 ▷
南阳遗址位于容城县城东十三公里,在南阳村南四十米,被村民称作“城坡”,为周代时期遗存。遗址四周均有古河道,即“南河”、“后河”、“东河”、“西河子”,占地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出土“西宫”铜壶一件、铜鼎两件、“右征”铜壶盖一件,“易市”陶钵、陶罐各一件以及陶鬲、陶鼎、…详情 ▷
宋辽边关地道,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7194512,2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宋、辽。地址: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归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边关地道遗址。位于雄县的宋辽边关地道于1964年发现。此地道分两部分:祁岗地道位于双堂乡祁岗村中…详情 ▷
介绍唐宋古城位于井陉中部的天长镇。唐代称天长军城,五代后晋至宋代称天威军,自金代至1958年为井陉县城。明代嘉靖年间修筑的石城墙保存基本完好,长约2米,城内东、西、南门及小南门,明清季文庙、城隍庙及明右副御史、大同巡抚霍鹏故居等建筑,至今保存尚好。…详情 ▷
桥楼殿是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据考证石桥为隋代建筑,略早于赵州安济桥。它坐西向东,横跨在两山峭壁之间,为敞肩拱式,翼角高翘,流苏彩绘,高架于云天雾海之上,有高不可攀之威、腾空欲飞之势。建于桥上的桥楼殿内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王佛三尊佛像,正中背面塑观音像…详情 ▷
在灵寿县城关西街。明崇祯十四年建。牌楼东西向,高121米,宽8米,通体用细青石仿五楼四柱三重檐的木结构透雕而成。斗栱主间六朵,次间上楼三朵下楼两朵,布局匀称。斗拱主间6朵,次间上楼3朵,下楼2朵,布局匀称。三层额枋上有流云、仙鹤、行龙、双凤等深浮雕图案,雕工细致,…详情 ▷
介绍位于灵寿县西北山区的沙子洞村,距县城55公里。该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八年,后损毁,现仅存方塔、碑、幢及石佛像。方塔共7级,高约2余米,由下而上各层面积逐层递减,塔外壁上共雕有汉白玉小石佛像17尊,刻工精细,简洁秀丽。…详情 ▷
赵邯郸故城座落于河北省邯郸市。赵邯郸故城是战国时赵国都城的所在地,邯郸城是战国时期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邯郸”之名最早见于《春秋8226穀梁传》,城先属卫国,后属晋国,三家分晋后属赵国。自公元前386年赵王敬侯迁都于此,到赵国被秦灭亡,历经八世,共159年,著名的历…详情 ▷
月爱寺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寺院遗址之一,始建于北周大定辛丑年间(公元585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它位于邯郸东北九公里处的邯郸县尚壁镇西尚村占地面积6平方米另外在村北有耕地七十余亩据传说建寺之初,该寺住持法名“月爱”故此而得名。据埤文记载,在第一任主持月爱法…详情 ▷
邯郸市北张庄村榕桦寺(原名重华寺),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北张庄村东头,始建于东汉年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曾是我国佛寺廿五古刹之一。现存的大雄宝殿、伽蓝殿,重建于民国廿六年,属邯郸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伽蓝殿的西面,占地约亩大的地方是原“祖师塔林”地下埋有祖师的遗骨和随…详情 ▷
时代:战国至汉林村墓群,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林村、户村、涧沟、酒务楼一带,为战国、汉朝年代。是邯郸市邯郸县的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墓葬,公布时间为213年5月。林村墓群共核定发掘面积2平方米,已全部完成野外发掘,共计完成发掘面积2125平方米。考古人员…详情 ▷
左权将军墓位于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墓建于195年,东西宽545米,南北长525米,高66米。前有左权将军浮雕头像,头像前面是高大碑楼。总理亲笔题“左权将军之墓”刻于汉白玉石碑正面,东面碑刻有总司令“吊左权将军”诗,西面刻贺龙词。墓的对面是左权将军纪念馆。现为河…详情 ▷
圣井岗龙王庙位于邯郸市西北5公里户村镇肖河村东北,南临邯武公路,西依紫山,北靠古石龙景区。圣井岗龙王庙占地15万平方米,是一组具有元代风格的古建筑群,总建筑面积9平方米。其主体建筑有戏楼,山门,前殿,后殿,钟楼,东道房,东配殿,送子奶奶庙、西道房,配殿,眼光奶奶庙…详情 ▷
大乘玉佛寺大乘玉佛寺位于邯郸市区西部,插箭岭公园南部,占地66亩,始建于南北朝大象年间,经唐、宋、元、明、清历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当时名僧云集,香火旺盛,为中原名寺大刹,后几经兴衰,毁于战乱。为弘扬佛教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经政府批准,寺院得以恢复重建…详情 ▷
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故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余龛,大小造像5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详情 ▷
风月关位于峰峰矿区新市区滏阳河发源地,神麋、南鼓两山南北对峙的“滏口陉”处。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邯郸市一大名胜。风月关古称“滏口陉”,属“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历来是军事要隘,坐落在临水镇黑龙洞村西的神麇山下。东汉末年军事家曹操曾利用这一天险击溃袁尚大军。隋…详情 ▷
峰峰玉皇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纸坊村西南。在古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要道上,依山傍水,形势险要。玉皇阁是砖瓦结构的无梁拱顶建筑。始建于明隆庆、万历年间(1567——1575年),为祭玉帝而建,原名玉帝四明无梁阁。清道光二十二年(184…详情 ▷
磁州窑富田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的西南部。富田村的南山坡是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最完善的遗址。磁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瓷窑。磁州窑不仅品种多,产量大,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磁州窑系。现存古窑址数十处,在彭城镇有多处保存完…详情 ▷
晋娘祠晋娘祠位于西纸坊村,立庙久远,始建年代不详。庙中建有圣母殿,内供奉神像和山西太原晋祠供奉的晋祠娘娘相同,庙内存明万历22年间(公元1486年)石碑一块。庙下有泉,泉入滏阳。…详情 ▷
南响堂寺南响堂寺位于古太行八陉之一“滏口陉”西侧要隘处(现在西纸坊村),由石窟、靠山楼阁、殿宇和古塔组成。据现存隋碑记载,始建于公元565年,至今已有14多年的历史。石窟现存7座,共有大小造像37余身,刻有记年题记的有38处之多。石窟均凿于北齐年间,窟内外及附近岩…详情 ▷
北响堂寺北响堂寺位于和村镇鼓山西侧,建造在半山腰石壁之上。它草创于北魏建于北齐(公元55—577年),北齐后隋、唐、宋、元、明又均有续凿。现存石窟9座,(其它小龛不在其内)大小佛像725尊。石窟分南、中、北三组,每组皆有以北齐为代表的一个大窟。中国史学家范文澜在《…详情 ▷
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故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余龛,大小造像5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详情 ▷
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市新市区,始建于北齐年间,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响堂寺分南北两窟,相距15公里,共有石窟16座,大小造像34尊。窟内石雕精美,构思巧妙。其附属建筑规模宏大,殿阁亭楼依山而筑,宏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的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