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旅游景点-P53
梅平武工队旧址位于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2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梅平武工队旧址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温氏永新资政第”位于丙光镇红光村,是一座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客家围龙屋,占地25平方米,内设23间房。215年村委会发动乡贤筹资4多万元,对其进行修缮改造,成为当地群众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如今的“温氏永新资政第”,保留了旧日的辉煌和底蕴,又被新时代的红光村人赋予…详情 ▷
廖安祥故居怀永庄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黄坳村,始建于民国时期,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2年3月13日,廖安祥故居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同怀别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金星村,始建于民国时期,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同怀别墅曾是红四军前委机关和军部驻地,亦是中共中央九月来信传达地。1929年1月19日至21日红四军军长朱德、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军部参谋朱云卿率红四军一二三纵队共6余众,…详情 ▷
永富祖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长潭镇新泉村淋泉坝。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1984年、1988年两次进行重修。坐南向北。由泮池、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两堂六横三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81米,总进深929米,共计房舍111间,占地面积752…详情 ▷
路亭古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红星村。据《蕉岭县志》(1992年1月第一版)记载,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清道光三年(1823)建成。坐南向北。由围墙、塔座、塔身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布局,总面阔1261米,总进深1261米,通高约326米,墙厚约18…详情 ▷
克修公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大地村桥头组。建于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坐西北向东南。由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两堂两层四横一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494米,总进深63米,共计房屋75间,占地面积约297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42平…详情 ▷
天褒节孝石牌坊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龙潭村。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坐北朝南。由坊座、坊身、坊顶组成,为四柱三间,三层三檐,东西对称,南北两大面,均麻石质构造,通高73米,宽69米,深135米,占地面积1平方米。整座牌坊由四根32米见方的方柱支撑,并将牌…详情 ▷
笙曹筱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北村,建于民国时期,为旅新加坡侨商萧笙曹所建。坐北向南,三进院落二横屋,占地面积1596平方米。由中堂及西厢对称横屋构成,取中轴平衡,左右对称,方正工整,有18个小天井,构成“九厅十八井”格局。门楼正上方浮刻商衍鎏(广东番禺…详情 ▷
长兴围(花螺墩),位于宁新街道大圳村花螺墩,始建于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三堂六横三围围龙屋。分布面积153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174米,进深678米,建筑占地面积6533平方米。29年12月,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详情 ▷
进士第,位于坭陂镇汤一村,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年),历经两代人5年建成。为三堂八横二围围龙屋,外加一横屋书院6间,分布面积近22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15米,进深189米,建筑占地面积14835平方米。全屋为二层建筑,一层3间房。29年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详情 ▷
何天炯故居位于兴宁县石马镇新群村。是日本古式楼房,名无赫斋,又名天炯楼。建于192年,坐北向南,占地25平方米。整体建筑三栋二屋,石砌木桷瓦顶结构,内有2厅8房。门口有何天炯当年亲手栽种的古柏和日本尾铁树。何天炯(18771925年),少时好学习武。清末留学日本,…详情 ▷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新村仓下,一正二间土木结构,占地面积224平方米。“皖南事变”后,全国革命斗争形势急剧变化。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公元1941年9月,南方局党委书记方方(化名王子华)与黄维礼同志接上关系。南委机关由恭州转移到大埔角仓下,设在…详情 ▷
龙门第牌坊位于五华县大坝镇七都围东门内李氏翱公祠。建于清代。是祠堂门楼。二柱单间二楼,花岗岩石构筑。通高65米、面宽35米,一楼门高45米、宽19米,用方柱举起横枋,枋正面浮雕双龙戏珠图案,上置阴刻楷书石横额“李氏翱公祠”,门楣篆刻“福”“寿”两字,门柱阴刻楷书对…详情 ▷
蓝田书院坐落丰顺县汤坑镇米街尾。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邑绅丁日昌倡建。蓝田书院平面为院落式布局,均为硬山顶,穿斗式梁架,占地面积645平方米。书院正厅为文庙,左为德政祠,右为崇善堂,厢房厅左右各4间。琉璃瓦盖顶,厅房内外檐采用斗栱、方身石柱,檐缀垂莲。大门…详情 ▷
刘氏总祠。刘氏总祠位于广东省兴宁市黄陂镇联丰村榕树下,坐东向西,是入粤始祖开七公裔孙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年)为纪念祖宗而建筑的祠堂,后又由粤、桂、闽、赣四省族贤合力经二十年时间扩建成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大总祠。建造之前得明代风水宗师刘伯温指点择地,祠堂为正寅山…详情 ▷
西岭书法公园位于大埔县城西北片,北环公路中间濒河地段,东临下坜西山岭延线,南至河头村北环路,西至寨上、双圹,北至妙福寺牛黄下规划用地面积约2475亩。公园三面环山北环公路及梅潭河环绕其间山清水秀山环水抱。书法公园规划书法区、登山健身区、农业观光区、祈福区四个景区。…详情 ▷
龙上古寨位于汤南镇新铺园村,为汤南罗氏始祖罗安于南宋景炎年间创建,占地面积16373平方米,至今已有7多年历史。城墙围筑而成的龙上古寨独具传统建筑风貌。古寨规模宏大,寨内建有三街六巷十二祠堂七十二合院,最多时曾居住过4多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的“罗…详情 ▷
民族英雄蔡蒙吉故居建于公元1185年,距今有8多年历史,1987年被列为梅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显示,蔡蒙吉故居是梅州最古老的民居。蔡蒙吉,宋末民族英雄、诗人,八岁通经,十二岁中进士,被誉为梅州第一神童,与其祖父蔡若霖、父亲蔡定夫号称为“一门三进士”。宋末,…详情 ▷
位于高陂镇银滩村的田家炳祖居拱辰楼是大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梅州市学生德育基地。拱辰楼不大,它坐西南向东北,文静地端坐在那里,像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背后是一座山势略显高峻的背头山,龙势蜿蜒而下,左手山麓延伸出来,如环抱一般,比右手的山嘴要高…详情 ▷
爱国革命志士古大存故居位于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优行径,建于清嘉庆年间。故居原名“金山翠秀”,为三栋进深四合院式布局,左右各置一幢横屋,灰沙夯筑墙体,总建筑面积约8平方米。故居曾被敌人烧过三次,至今留有断壁残墙,左横屋部分经政府多次拨款修复。故居内安放有古大存石雕像和…详情 ▷
石仁窿蓄水湖碑,天河区棠下街道荷光路上社公园内石人窿蓄水湖畔,即在棠下村上社公园。是广州目前发现的有关国际善后总署与广州关系的唯一碑刻。碑文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国际善后总署派人协助棠下村建设水库问题。2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故居位于广东省兴宁市。是渊公举全家之力于1927年建造的一座三堂二横客家祖屋,是客家民系崇尚自然、天圆地方、天地人一体同春高超设计理念的展现,是客家古民居四角围龙建筑的典型代表。大门匾额光裕庐三个字为梅州著名书画家、林凤眠老师…详情 ▷
罗冈围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委会南门村,建于清代。该围坐东北向西南,平面呈矩形,南门至北门总进深915米,东门至西门总面宽965米。四面由18间单栋建筑分成四排围成一个“口”字,每排中间第一层置门洞,以所对应的方向分别称之为东、南、西、北围门,门上的第…详情 ▷
惠阳农民协会旧址位于惠州市市区都市巷13号。旧址为何姓住房,三进院落式,建于清道光年间。1925年底,国民革命军肃清了东江的反动势力。国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东江各属行政委员,负责惠、潮、梅三个地区的行政领导。东江各地的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惠阳县农民协会在省农会的具…详情 ▷
廖氏宗祠座落在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建于清末,平面为四进院落式布局,坐东南向西北。面宽196米、总进深523米。正门前面为广场,广场前砌长方形的照壁,照壁前有一口池塘。占地面积共14平方米。头门门额置“廖氏宗祠”字,楷书阳刻。两侧封火山墙,硬山顶,龙船式脊塑有人物花…详情 ▷
惠州元妙观,位于惠州西湖之平湖北岸。是中国三大著名道观之一,又是中国二十三间著名道观之一。1993年惠州市道教协会成立以元妙观为会址。创始建于唐代贞观七年(633)初名天庆观天宝七年(742)扩建后改名朝元观,后又改称开元观;宋代屡有兴废;元代元贞二年(1296)…详情 ▷
窑头山窑位于惠州市东平窑头山,北面有东江,西南为西枝江。年代为北宋。1976年发掘。堆积物厚达5米多。清理窑一座,为斜坡阶级式龙窑,残长469米,宽276米~316米,残高16米,窑室用双隅砖平放顺砌,窑底用黄褐色沙土夯打。窑内堆积分七层,在第二层出土了21公斤铜…详情 ▷
飞鹅岭见证了国民革命军东征的历史,留下了孙中山、周恩来等伟人和革命将领的足迹,留下了东征战士英勇杀敌的豪情和热血。飞鹅岭是国民革命军东征在惠州的重要遗迹。为了纪念国民革命军东征,缅怀革命先辈伟业,新中国成立后,惠州市政府对东征遗址进行重点保护。上个世纪5年代开始,…详情 ▷
邓演达纪念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的三栋镇鹿颈村,总用地52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18公顷,核心区用地129公顷。邓演达纪念园由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城区委、区政府共同建造。工程总投资约6万元,分两期建设。现一期基本建设完成。第一期的主要项目包括邓演达陈列馆、农…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