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旅游景点-P17
邓仲元故居位于淡水街道红星社区猪行街,建于清朝末年,为二进四合院粘土结构瓦房,是惠阳区文物保护单位。他先后在崇雅学堂、广州将弁学堂学习。191年筹划广州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后,与陈炯明等在东江举事攻占惠州城,并任东江第一参谋长,后改编为陆军第一混成协,任协统。191…详情 ▷
惠州市博罗县东江纵队纪念馆,座落在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罗浮山朱明洞景区内。三面环山,前面是秀丽的白莲湖,右侧不远处为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四面环境优雅,景色宜人。“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名,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纪念馆建筑面积为33平方米,馆内设4个展示…详情 ▷
民国陆丰陆丰县总农会旧址位于陆丰市东海镇六驿村林氏宗祠(俗称林厝祠)。建于民国初年。为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抬梁式梁架结构,硬山顶建筑,建筑面积328平方米。1923年4月,彭湃到陆丰筹备总农会,住在六驿村林氏宗祠,在农运积极分子郑重、张威等支持下,很快便组成了陆…详情 ▷
“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旧址”、“碣石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国家级旅游景区碣石玄武山旅游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山寺保护范围之内,其建筑物“自得居”是一处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史迹。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组建的红二师在碣石作战时,周恩来、徐向前等革命前辈曾在“自得居”旧…详情 ▷
赤山约农会旧址原是明代龙山乡“灵雨庵”。在彭湃同志宣传发动下,农会发展很快,会员由六人扩大到二十八个村庄五百多人,一九二二年九月,彭湃同志在这里亲自主持成立了“赤山约农会”。一九五六年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重建赤山约农会旧址。广东省人民委员会一九六二年七月七日颁布为省…详情 ▷
海丰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红宫、红场是海丰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位于县城中心,总面积24多平方米。她是大革命时期,以彭湃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人民建立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并以红宫、红场为中心形成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成了中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红宫、…详情 ▷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即福建会馆,位于龙川县老隆镇华新居委会华新路39号。建于清代的福建会馆,坐东南向西北。为清代在龙川县的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会址。三进院落式布局,灰沙夯墙,硬山顶,灰瓦屋面,灰沙地面。面宽15米,深38米,建筑面积57平方米。大门前檐…详情 ▷
广东和平十九路军纪念碑是中国第一座抗日纪念碑。当年淞沪抗战广东和平籍将士共有48人战死沙场;翌年和平县老百姓自发捐款,买下东山岭的一个小山头,修建烈士纪念碑,成为全国第一座建成的抗日纪念碑。广州的十九路军纪念碑全国闻名,但有人可能不知道广东省还有一座纪念十九路军烈…详情 ▷
大坪南昌起义军和红七军革命活动旧址(本体为新书房、杨氏宗祠、文昌阁)。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失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其中一支部队12人来到湘赣边区活动,1928年1月7日到达梅花大坪村杨家寨,部队在大坪村文昌阁、杨氏宗祠、新书房等地宿营,并在杨家寨召开军…详情 ▷
抗日战争第七战区第二次设立于抗日战争末期1944年左右设立,第七战区所辖范围为广东省,并在1945年9月13日订定的受降计划中,划分为广东地区(包含香港)接受日军缴械的作战区之一。第七战区刚成立时,广东省最高长官余汉谋接管粤北,并指挥了两次粤北会战痛击侵华日军,当…详情 ▷
城口镇红军标语标语书写在城口镇恩村村委会一扇大门的内墙上,高184米。宽156米,字径58,129(单位厘米,以下同),墨汁书写,书于1932年。内容是:纪念[五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纪念[五一]拥护苏维埃劳动法纪念[五]、[五四]、[五九]拥护苏维埃中央…详情 ▷
北江农军学校旧址位于韶关市建国路,原是清代都司衙门,建筑面积633平方米,1926年1月中共北江特委在此成立培养农运军事干部的学校。由中共北江特委成员、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朱云卿任主任。该校以军事训练为主,共办了两期,培训了学员4多人,成为北江农军和农运的骨干力量…详情 ▷
双峰寨,又名石塘寨,坐落在仁化县城西19公里的石塘镇,始建清光绪乙亥年(1899年),竣工于清宣统二年(191年),由李自胜筹金三万,前后历时12年建成,双峰寨成长方形,石灰及青砖砌成,南北长73米,东西宽7米,有一个主楼和四个炮楼,其间有围墙相连,围墙高9米,厚…详情 ▷
鹰扬关是座历史雄关,地势险要。据连山志记载,北宋名将岳飞曾驻守过此关,太平天国洪秀全、石达开曾率兵在此关激战三天三夜并留下了“太平天国古战场与三十六坟”遗址,当年的战壕、堡垒遗迹至今尚有。更为重要的,是这里人们可以追寻邓小平领导的红七军的革命足迹:1931年1月1…详情 ▷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一处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机关所在地的建筑群体,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旧址包括9处文物点。其中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6处抗日旧址位于大王岭村,医务所、中山书…详情 ▷
深圳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现有历史民俗馆、古代艺术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和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4处馆址,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总分馆制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一、成立背…详情 ▷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为1912年修建的意大利天主教堂,二层砖木建筑,外观及装饰具意大利建筑风格,有一厅一厢房。楼上有阳台。高98米、宽114米、深775米。东侧为礼拜堂,砖木钢梁结构。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详情 ▷
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位于万福路19号二楼,曾于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这一短暂期间作为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办公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1926年,周恩来同志曾在这里领导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的共产党特别支部,派遣共产党员到军校和军队工作。这栋楼房始建于1…详情 ▷
杨匏安故居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省轻工业厅大院内广东制糖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办事处的巷里,原为香山县今属南屏北山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族祠,亦是杨氏子弟到广州读书的邸舍,该祠原为一座二进的坐北朝南建筑,面宽约13米,上挂有“泗儒书室”横匾,前座与后座中间的天井两…详情 ▷
民国广州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位于广州市文明路194号至2号(原为文明路75至81号)。是一座四间相连的三层楼房,砖木结构,木楼板,坐南向北,四间内部有门互通。每间宽4米、深128米。1924年中共的机关没有公开,用“管东渠”(即“广东区”的谐音)的化名向局登…详情 ▷
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广州市中心区越华路小东营5号(现已经改为15号),是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决战的总指挥部。这次起义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愤…详情 ▷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位于东皋大道一号(现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在这座宽敞、幽静的大院中,有一幢整齐美观的米黄色楼房,这座楼房原是广州商团副团长陈恭受的花园别墅。在大革命时期,它曾经是广东8万农会会员的战斗指挥部——广东省农民协会(简称“省农会”)的所在地。1924年…详情 ▷
广州起义纪念馆,即广州公社旧址,为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位于中国广州市起义路2号之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张太雷领导发动的广州起义而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所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苏维埃政府随即废止。虽然广州公社仅存三天,却是中国大城市里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详情 ▷
民国广州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位于广州市万福路19号2楼。是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的办公室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楼为混凝土结构,分前后座,前座四层是万福路19号,后座三层并有天台,是东横街13号和15号。前后座之间…详情 ▷
省港委员会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南东园横路一号。1925年,为帝国主义制造的上海“五卅”惨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工人清除东园的野草瓦砾,盖起了一座座葵蓬竹寮,东园成为世界史上时间最长的——省港大的指挥部。在东园大门挂着“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大…详情 ▷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是为纪念1925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个会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南路89号,面积约7平方米,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舍原为惠州会馆,建于清末民初。曾是援闽粤军司令部所在地。1924年国共合作后,这里成为中央党部办公的…详情 ▷
广州农讲所旧址讲习所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是毛泽东等人于1926在广州举办的广州农动所旧址。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清代重建。农民运动讲习所由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经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开办。自…详情 ▷
“双清楼”是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于1897年1月底婚后不久,迁到廖兄廖恩焘家中居住时之居所,位于广州市同福西路龙溪新街42号,是一座三开间旧式民房,占地面积约4平方米。廖仲恺夫妇先住在楼下神厅后面的房子,后迁到在天台自搭的,因取“人月双清”之意,将居所命名为“双清楼…详情 ▷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园西路三元里村北面。馆内陈列三元里抗英的文物史料,系统地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有三星旗、缴获的英军军服。大刀长矛、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184年6月,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次年5月29日,英军劫掠队到三元里…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