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上城区马坡巷16号最初是清朝桐乡贡生汪淮所购的中式宅院,园内原有水池、三曲桥、假山等。因传闻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之子在此留有遗址,便以“小米”二字定名,称“小米山房”(俗称小米园)。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军机处行走龚禔身辞去朝官,回家乡杭城后,正值汪家败落,趁机买下小米山房为终老之所,孙子龚自珍就在小米园出生并求学。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精于史学,著有《国语韦昭注疏》等;其母亲也是通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外祖父段玉裁更是精通文字学,重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毛诗诂训传》、《古文尚书撰异》、《六书音均表》、《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经韵楼集》等,学问精深渊博。当龚丽正于嘉庆年间考取进士不过几年,敬身、自珍及藻身这三个儿子相继中举,并在道光年间也先后考中进士,三兄弟并称为杭州“东城三龚”。龚自珍不仅出生在杭城,而且晚年有段时间回归故里,主持过杭州紫阳书院。小米园历经数百年后衰败,仅存残园和一厅。1988年进行修复,将该园辟为“龚自珍纪念馆”对外开放。占地六百多平方米,两层楼房,上下五开间,兼有耳房,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馆内正厅安放龚自珍半身古铜色塑…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