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架岩摩崖碗架岩摩崖位于阡城西的河坝乡白龙山右侧,距阡城约60千米。在险峻的崖壁间有一条岩框,长约1千米、宽1—8米,可容纳500余人,从小江河畔而上,分设“大卡”、“中卡”、“牛卡”、“石家卡”等。岩壁层叠、黑白竖线相间,从朱书“思门关”开始,岩壁上现已发现的书刻40余处,其中最早一处题为“聚入岩人化为血,石壁损坏诸蛮灭”,为元至顺二年十二月建。另一处题为“播州宣慰杨应龙叛逆,朝廷起兵征伐,避乱于此,因题白龙古迹:(诗略)”。中卡下约80米处壁上刻打油诗一首:“贵州生定全是坡,乾坤生定是山河,眼官(观)黄河不得见,千存(层)石头万存(层)坡,八拾公公庚(耕)田地,三岁孩儿也上坡,孔孟寺书都不识,迟()唱山中百鸟歌”。…详情 ▷
禹王宫又称湖广会馆,正在修缮中,门楣上的砖雕甚为精美。禹王宫民国初期发展成为闹市,当时的下司两边的街道就像这样林立着商铺每逢赶集,街道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来自全国各地满街琳琅满目货物在此交换,饭铺、火铺、商号可谓是通宵达旦、彻夜不歇、灯火通明。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详情 ▷
石阡万寿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阡县城长征路北端,在县城以内可徒步到达景点,是贵州著名的古代建筑群和旅游景点。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重修,始建万寿宫时称“豫章阖省会馆”。清雍正十三年,知府赵之垣重修,乾隆三年,知府杜理复加修葺。当时的万寿宫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格局是坐北朝南。后来经郡人左成宪等筹款,对万寿宫进行改修,其格局改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就是今天的规模,但山门的位置一直未动,山门不在中轴线上,这是石阡万寿宫与其它地方的万寿宫所不同的最大特点之一。万寿宫的三个山门巧妙地将牌坊、大门、山墙结为一体,以青砖仿木雕刻垒砌,既美观实用,又节工省料,还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整个建筑依地就势而建,由西向东渐次升高,为二进封火山墙四合院式院落。建筑由东、西两个部分组成,大门、倒座、戏楼及长廊,构成了万寿宫西部的建筑空间;东部则分三路建筑,即北路的紫云宫、中路的过厅、正殿,南路的圣帝宫,形成了院中带院,宫中套宫、墙内有墙这种较为独特的平面格局,如此疏落有致、主次分明、装饰华贵的建筑空间,体现了万寿宫建筑艺术的精…详情 ▷
楼上古建筑群位于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始建于明代初期。该建筑群以梓潼宫为核心,由民宅、街巷、屯卡、古井等组成,集建筑群村落建筑、田园景观和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构成了良好的、和谐的人居环境。梓潼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顺治十年(1654)建梓潼阁,康熙、嘉庆、道光均有扩建,咸同年间两次毁损于兵火,同治六年(1867)修复正殿及两厢,光绪六年(1882)重修后殿,1916年建戏楼。现存戏楼、正殿、两厢及后殿,均为木结构穿斗式悬山小青瓦顶,其中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带廊,民宅多为庭院式,有四合院、三合院共20余座,均为木结构悬山小青瓦顶建筑,多为面阔三间。民宅布局构思巧妙、道路畅达而机巧,建筑组合实用、合理而美观。石阡楼上村古建筑群的肇建、维护和变化的过程,保存了明末以来,当地社会的基本信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黔东北地区明清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兴变幻。同时,建筑群营造技术精湛、装饰华美,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存理念、心理特点及价值取向,为研究黔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史及建筑营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详情 ▷
启灵古桥启灵桥位于城西北龙底江上,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知府袁亮修石墩架木梁过渡,取名“启灵桥”。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7年)知府时廷霭倡议募捐改为石拱桥,经7年始竣工。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洪水冲毁西岸三孔,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郡守陈柱安、增生夏纯花倡议募捐修复。启灵桥共11拱全长140米,桥面中心建四角攒尖顶亭阁,翼然凌空若飞龙饮水,西面桥头南建麒麟阁,北建临江楼,楼下河岸边竖功德碑、德政碑十余座。桥墩有分水尖,可减少洪水冲力,两端拱高7余米,相向递增高度,至中拱为10.5米,利于主流排泄,拱顶悬“斩龙剑”一把,意在镇慑歧龙,免致洪水泛滥,整座桥梁具有较高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自60年代起,县人民政府对桥塘墩、石栏进行加固,至此全桥增为13跨169米。…详情 ▷
又名城南温泉,位于石阡县城南的松明山麓。泉水从山麓石隙间涌出,水温47.5,热气腾腾奔泻入江,源泉滚滚昼夜不舍,浪涛拍岩,珠飞玉溅。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多样的民族文化将这高原山地装点得多姿多彩。很少有人知道,在贵州这片热土上到底有多少惊奇的事情,在这秀丽古朴的大山深处,谁又会想到贵州居然会有那么多占据全国之首乃至世界之巅的事物。石阡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石阡县,是首个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国家4级旅游风景区。石阡温泉设施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有着独特传统的洗浴文化,是全国唯有、世界少有既可洗浴,又能直接饮用的天然矿泉温泉,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温泉之一。风景区内地热资源十分丰富,风景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已探明温泉出口共18处,典型的有城南温泉、万安温泉、凯峡河地下热水河和施场温泉等,泉水常年恒温45,且富含丰富的硒、锶、锂、氡、锌、碘、偏硅酸等多种对人体养生保健有益的微量元素,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关节炎、神经炎、皮肤病等有很好的辅助医疗效…详情 ▷
楼上古寨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称之为“佛顶山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庄”。这座古老的村寨隐藏于郁郁葱葱的深山老林之中,周围尽是千年翠柏,环境清幽,鲜为人知,宛若世外桃源,因此这里古村落的风貌也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村中有许多千奇百怪的古树,特别是村里一棵近10米高的桂花树,据说开花的时候左边为黄花右边为白花;还有一摸就摇曳不停的紫薇树,以及按北斗七星状种植的古枫树,都十分神奇。村里的村寨以这“北斗七星”树为中心修建,布局十分严谨,西南方是居住区、东南方是生产区、西北方为娱乐区、东北方为墓葬区,这样的奇思妙想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行走在村寨之中,你可以尽情感受楼上古寨的神奇之处,去走走“歪门邪道”、“寿”形古巷,或者看岩穴古墓、古寨刺绣,抑或饮天福古井之水、观戏楼古桥,体验长征大片《雄关漫道》拍摄实景地的奇妙之处。地址:铜仁市石阡县城西南的廖贤河畔,距县城15公里。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详情 ▷
溪沟温泉群溪沟温泉群位于县城汤山镇北约3公里许,贵—石—铜公路左侧的杜家寨溪沟中,温泉呈泉群,沿溪两岸呈东西向分布5个出。水温27—31.5摄氏度,总流量每日500余吨,水质优良。该泉群地处沟谷,沟边两山左护右卫,一山林木葱郁,田土肥沃;一山层层梯土,树林错落有致。溪沟卵石夺目,清泉泓泓涌水。一派田园风光,景色令人流连忘返…详情 ▷
景点名称:铜仁市石阡夜郎古泉旅游景区地点: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温泉社区管理单位:贵州省石阡温泉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详情 ▷
洋溪峡谷洋溪峡谷位于石阡县城北,距县城5公里,为“凯峡河风光”的组成部分。阡东的凯峡河至此出于峡谷,流经两岸田庄之间,约1公里至浮桥口,汇龙川河而北去,这一段河面宽广,沙滩流水,故名洋溪。洋溪深处,山崖陡峻、水石清幽与外间的开阔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洋溪谷口,左有高耸入云、斜崖垂麓的风帽顶,燕子岩,右有壁削千仞、石乳倒悬的黄家垴、大偏岩有如石门洞开,风光俏丽。洋溪峡谷以溶洞著称,谷口崖间洞穴成群,古为修仙慕道者隐居的地方,人迹罕至。据旧志载,明末清初,有可南睢阳“东华道人”常住洋溪岩穴,以“梅子金丹”,相传他曾住过的风神洞,每逢天气骤变,洞内吼声如雷,洞口黑烟喷出,黑烟喷得越远,冰雹落得越大。因而当地人畏洞岩神,不敢深入。其内层楼重叠,上有天窗、下有暗河,主洞有石厅、砂厅、景厅等,有身披金甲、银铠的“战神”,有晶莹透亮的石笋、石柱,水中有闪闪发光的空心石豆等,是一座小巧玲珑,原始面貌保存完好的溶洞,足供观赏。八十年代在谷内建成洋溪电站,将峡谷河流截为两段,堤内水平如镜,形成人工湖泊;堤外河谷深幽,流水潺潺,春夏水涨时节,水洪沿堤倾泻而下,形成巨大瀑布,声震山谷,间现…详情 ▷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石阡县城中心长征路东侧的天主教堂步行可直接到达该景点,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天主教德国圣心会石阡教区本堂。规模最大时占地7000多平方米,经堂面阔一间,通面阔10.6米,通进深21.9米,高10.6米,为红军“石阡会议”旧址。神甫楼面阔6间,通面阔10.6米,进深15.1米,一楼一底,为军团总指挥部及司令部旧址。楼上3间房里的墙壁上,有红军标语18条,保存较好,修女楼曾为贺龙、等领导人住址。石阡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两次过境,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红军第一次到石阡是1934年7月,由任弼时、肖克、等领导的红六军团,根据中央命令,从湘赣根据地出发,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转移西征。在这过程中,战士们历尽艰辛,用鲜血换来了红六军团主力与红三军胜利会师,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整体,之后,开辟了湘、赣、川、黔根据地,有利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红军第二次到石阡是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等同志领导的红二65533六军团,根据指示和遵义会议精神,结合面临的实际情况,决定向贵州石…详情 ▷
太虚洞太虚洞位于城西南2千米的燕子岩山腹中,主洞口即今后洞,高约50余米,高魁黄安有公路3千米直达。该洞高深宽广且洞中有洞(分上、中、下三洞,中、下洞深约里许通万安西侧崖间,三洞钟乳景观以上洞为佳)。洞内钟乳千奇内蕴,浑然天成。洞外则层峦叠翠,古木参天,有明建楼阁寺宇。后洞南向则光霞深锁、异光凝聚、恍如仙境,故又称为“太虚仙洞”。洞中灵岩异石,绚丽多姿,尤以“龙虎奇形”、“钟鼓逸韵”、“和尚拜观音”、“万佛攒崖”、“金沙灿地”、“骊外井田”、“漏莹仙室”是洞中奇景也。该洞早在明代便开发,建有亭、台、楼、阁,供人游览,逄节日还演傩戏和说唱戏文,历代文人墨士尚留有摩崖石刻40余处,现代人每逢礼拜节假日便相携往游。…详情 ▷
石阡府文庙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阡县城东南越城路。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由时任知府李鉴修建,因在石阡设府同一年修建,故称“府文庙”。明永乐十一年石阡设府,结束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土司制度,改为流宫制度,“改土归流”意味着文明和进步,它使汉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郡县宫吏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建文庙,传播儒家思想。文庙亦称学宫,是古代培养封建科举人才的场所,自汉武帝尊孔崇儒,历代相承,推孔子为万世之表,重儒术以治理天下,令郡县皆建学宫,以为宫绅人士奉祀瞻仰之地,因此历代宫吏都把营建和培修学宫作为重视文教的标志。石阡府文庙历经战火,多次重修,至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知府董醇重修后,庙制稳定,其面积约3000平方米,整个庙基坐东朝西,庙分三进院落,院基渐次升高,自西向东自上而下分别建有庙墙、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两庑、天子台、大成殿以及崇圣祀、考棚等。解放初期,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宗圣祀、考棚等被毁。文庙正中为大成殿,殿上丹墀,庙墀左右炼油西阶,阶下为天子台,天子台上下各有“双龙抢宝”和“鲤鱼跳龙门”巨型浮雕一块,左右列…详情 ▷
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呈南北走向,南起贵州石阡县,经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江口县,由松桃苗族自治县进入湖南,经凤凰县、吉首市、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植县、慈利县,由石门县进入湖北,经五峰县、鹤峰县、建始县、巴东县,北至重庆巫山县。步道全长1162公里,其中贵州段261公里,湖南段606公里,湖北段256公里,重庆段39公里。沿线有贵州石阡温泉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矮寨国家森林公园、保靖酉水国家湿地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多处自然保护地,有凤凰古城、芙蓉古镇、尧上仡佬族村寨、德夯苗寨等古城、古镇、古村寨,途经“川盐古道”等著名古道。步道全线森林占比70,穿越中亚热带森林,主要路段由土路、石板路等组成。…详情 ▷
成氏墓群成氏墓群为清代两广总督成世宣家族墓葬,葬于石阡城北10千米的大沙坝乡。墓计11所,分葬4个地点,风洞坡为成世宣墓地,坐西向东,依山势以细石精工雕刻花鸟人物图案,三进门牌坊,高4.5米;第二台即为细条石圈围成世宣墓,墓前一对石雕麒麟栩栩如生。牌头为成世宣父、母、弟、兄葬地,墓四所占地1000平方米,以细石铺地,石墩镶砌高约2.0米高的围墙,墓碑文或阴或阳镌刻,做工精细。该墓区尤以牌头三进门雕坊高大雄伟,双面对称雕刻着八仙人物、龙、凤、花卉等图案,通高4.8米。烟岗岭墓群,坐东向西,与成世宣墓遥遥相对,是成世宣妻妾墓地。共六所墓地分三台:一台墓院,二台墓群,三台为成之正配二品诰命夫人,每台均以细条石铺垫,附设拜台,以石墩垒砌围墙,占地4000多平方米,蔚为壮观的莫过于那对高12米、直径30厘米,镶插在两座石雕方墩上的桅杆以及杆上的刻龙画风图案及各墓精美的碑文。雪峰塘基墓一所,坐东向西,占地300平方米。墓主成人,为清乾隆进士、成世宣曾祖父。五镶墓碑,巨石包砌,建于清乾隆17年(公元1752年),为成氏墓群中年代最早的一座…详情 ▷
贵州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石阡县中部,核心区距县城18.8公里,是2011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贵州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6年8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鸳鸯湖为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全省第三个、全市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的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7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56公顷,占总面积的32.9,规划范围由鸳鸯湖、包溪河两个片区组成,辖石阡县枫香、五德、坪山3个乡镇和中坝、汤山、泉都3个街道办事处,主要涉及鸳鸯湖村、回龙村、地沟村、坪贯村、江河村、双溪村、龙凤村、溪口村、石坪村等9个行政村。为加强湿地保护,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贵州省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副县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6名,内设7个科(站)。自然景观独特,山水风光秀丽。湿地公园山高谷深、林幽水静、气候宜人,奇崖峭壁遍布,湖鸟相依、山水相连相映成景,相思岩、八戒石、情人十八湾、金象饮水、湾塘风光、河口苗寨等自然景观和鸳鸯戏水、白鹭飞翔、鱼游浅底等众多生态景象交织成画,让人流连忘返,彰显了和谐生态的自然魅力,素有情鸟情侣天堂、旅游休闲胜地的美誉,是科…详情 ▷
地址:贵州省石阡县境内处全国最大的宫宇—万寿宫古建筑群。万寿宫位于石阡县城北端。为明万历初年始建,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年间补修,占地3800平方米。牌楼式宫门雄伟高大,正殿和过殿座东面西。宫内分戏楼、正殿和花圃三大院落。整个建筑为木结构,镶嵌以砖烧造的各种花、鸟、虫、鱼、走兽,图案栩栩如生。戏楼翘角飞檐、上下楣枋刻有双龙戏珠和三国演义故事等数十处高浮雕,其间,花饰绿、木饰红、人饰金。万寿宫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好最大的宫宇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详情 ▷
地址:距石阡县城30公里处距县城30公里,方圆40平方公里,雄奇秀美,层峦叠嶂,原生植被完好,资源丰富,幽深神奇,被誉为梵净山的姊妹山。佛顶山旅游景观类型多样,包括山地、河谷、森林植被、宗教文化、自然及人文景观类型,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是一处集科考探险与登高揽胜的好去处,2005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信息来源:夹江天福观光茶园…详情 ▷
地址: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五德镇位于石阡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地处连接古思州、石阡府及乌江水系与沅江水系的驿道之上。既是古时石阡府、镇远府、思南府、铜仁府、松桃府设置“五府厅”的治所之地,也是石阡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古老茶乡、苔茶发源地,更是石阡当今的桃源圣境、水果之乡,亦是人们参悟茶道、探秘长寿、体悟人生境界的绝佳圣地。五德镇自古以盛产茶、产好茶而闻名。其地所产茶叶叶肉肥厚、栗香持久、汤色明亮、味醇甘爽。曾是明、清时期石阡的“贡茶”主产区之一。1958年,五德茶叶应邀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还亲笔题词“茶叶生产、前途无量”制成锦旗,鼓励五德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五德镇茶叶产业开始走上集中连片发展之路。发展至今,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万余亩、年产茶叶成品近60吨,建成一条20余公里长的茶叶产业带、1个万亩集中连片生态苔茶示范园。其地所产茶叶自上世纪以来,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茶博会、食博会等斩获“特等奖”、“金奖”等殊荣。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海外。2011年相继获得“贵州最美茶乡”及“苔茶发源地”称号。…详情 ▷
石阡情人谷贵州山坪情人谷景区,坐落在汤山镇境内,距石阡县城8公里。景区内森林茂密,侗寨风情纯朴、溶洞奇妙莫测、山坡青草绿茵、山间公路崎岖、峡谷幽深、清溪浅流,是超脱城市喧闹去洗脑、洗心、洗肺令人爽心明目的理想场所,是青年情侣留连往返的伊甸园。景区内有情人坡、相思林、情人十八湾、神仙洞、侗寨翘角楼、逍遥谷、鸳鸯湖、神庙、情侣小农庄等多个迷人的景点。鸳鸯湖原为山坪水库,坝高70余米,气势雄伟,坝内水库宽20米至100米不等,两岸或青山、或悬崖倒映在湖水中,碧波荡漾,是一处集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为一体的人工湖泊。国家濒危动物委员会专家、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教授陈眷华、林家栋在对情人谷鸳鸯湖考察后说,石阡情人谷可望成为全国最大的鸳鸯栖息地。目前湖内有1000余对鸳鸯。沿湖两岸青山绿竹,针叶阔叶林木,珍稀树种、灌木丛生,四季青翠;有的悬崖峭壁,从山顶直落湖面;有的山峰环抱,直插云霄;有的山尖刚露出湖面,四面环水,构成一副独具特色的美妙画卷。风平浪静时,湖面酷似一面镶嵌在大山中的明镜,将两岸秀色美景倒映水中,让人难辨真伪。湖内有鱼类20…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