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三庄说到保安三庄有一首花儿唱的非常好,积石山下的保安庄,金盆养鱼的地方;西部开发的大路上,家乡(哈)什样锦一样。这首花儿曲所唱的就是人称保安三庄的大河家镇大墩、梅坡、甘河滩村等地。保安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保安族原居青海省同仁县境内隆务河边的保安城、尕沙尔、下庄一带。清同治初年由于受当时时当地教封建农奴主的欺压,由青海迁入甘肃境内,在今积石山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现在他们居住的大墩、梅坡、干河滩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故称保安人。这时的保安人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和称呼,居住在这周围的人们称保安人为黑黑(即回回),直到1952年3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命名为保安族。顾名思义,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居住地保安。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蒙古语、达斡尔语、土族语、东乡语和东部裕固族语有密切的关系。保安族一般是整村连房密集居住,一家一院。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土平房,有出檐和挑檐之分。出檐房比挑檐房多一道檩柱,比较宽敞,正房坐北向南,一门两窗。保安人喜睡热炕,…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