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会府宅旧址位于小岞镇后内村,时代为宋现代。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清初重修,1997年重建。坐东北朝西南,两进三开间带护厝,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45平方米。硬山式燕尾翘脊,双披向屋檐。府宅东侧现存千年古井一口。李文会,小岞后内村人,宋建炎二年进士,绍兴十四年(1144)官拜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副宰相)。李文会府宅旧址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至巷,南侧至埕沿,北至民宅外墙。…详情 ▷
醒民学堂旧址位于辋川镇五柳村醒民小学校园内,时代为元现代。始建于元,原为柳氏祠堂,后改为私塾、西山学堂。两进三开间,由凹斗门、下厅、天井、正厅组成,硬山式屋顶,抬梁式结构,总面积236平方米。216年重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中共惠安县委领导人蓝飞鹤在此教书,为唤醒民众,将“西山学堂”改名为“醒民学堂”。县委领导人曹海及曾炉以此为据点开展地下革命工作。194年中共闽中特委书记李刚来惠,在此召开特支扩大会议(即),决定筹集武器建立地下抗日武装。醒民学堂旧址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至操场围墙,南由石埕向外延伸2.5米,东、北方向由墙体向外延伸2.5米。…详情 ▷
李恺墓位于涂寨镇岩峰村西新自然村,时代为明。李恺,字克谐,号抑斋,惠安螺城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广东番禺县令、吏部稽勋司主事、兵部车驾司郎中、湖广按察司副使,政绩斐然。嘉靖三十七年(1558),他集众抵御倭寇,保全惠安县城,受朝廷旌表。卒后,祀乡贤祠。墓坐西北朝东南,早年被盗,29年修缮。墓呈“风”字形,花岗岩砌筑,依次由墓围、墓碑、墓案、墓埕及石像生组成,墓茔占地约2平方米。墓前石马、石虎为明代原构件。李恺墓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为中心,东、西、北各外延1米至山坡,南至村路。…详情 ▷
净峰寺位于惠安县净峰镇,建于唐咸通三年(公元861年),净峰寺由观音殿、李仙祠、文昌祠、三宝殿等组成系列建筑群体。弘一法师曾在此研究佛学。门票开放时间1元邻近景点洛阳桥崇武古城地址:福建泉州市惠安县净峰镇类型:寺庙开放时间:8:—17:门票信息:门市价:1.元…详情 ▷
惠安暴动筹备会旧址—胡文炳故居位于东岭镇湖埭头村湖埭头自然村,时代为民国现代。惠安暴动筹备会旧址即湖埭头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胡文炳故居,位于湖埭头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内。始建于1916年,坐东朝西,一进三开间,砖石木结构,硬山式屋顶,夯土内墙,外墙用石头交错堆叠而成,占地面积4平方米。193年7月,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到泉属各地巡视检查工作,在此召开惠安暴动筹备工作汇报会议。216年重修。胡文炳(19~1962),东岭湖埭头村人,193年参加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二团,惠安暴动时成立湖埭头村苏维埃政府担任主席。屿头山战斗失利后,改名隐姓居住厦门。惠安暴动筹备会旧址—胡文炳故居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至民宅外墙,南至湖埭头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围墙。…详情 ▷
侯卿方伯第位于辋川镇更新村后坑自然村,时代为明弘治。方伯第由新衙和旧衙组成,占地面积2余平方米建造者为明代贵州布政使司左参政陈睿。旧衙建于弘治十四年(151),一进三开间,面积6平方米。弘治十八年(155)在旧衙旁边扩建新衙,三进五开间,面积65平方米。整体建筑砖石木结构,硬山式燕尾翘脊,保留有明代额枋、斗拱、雀替、吊筒等构件,雕工精致。方伯第明代设“龙盘社学”,清代设“良盘社学”,民国设“眉山小学”,解放后创办更新学校,培养出无数学子。侯卿方伯第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至巷,南至惠诚路,西南至藩宪第外墙,西北至篮球场边沿,东至方伯第外墙。…详情 ▷
峰后石获位于崇武镇五峰村峰后自然村西北方向海滩上,约建于明成化至弘治年间(1465155),是明代海洋文化遗址。石获由花岗岩堆砌而成,呈弧形石堤状,总长312米,高.9~1.9米,宽2~5米。石获最远处离岸4米,石获内海域集水面积约12亩,涨潮时海水没过石获,鱼群随潮水进入沪堤内,退潮时可拦截鱼虾,反映了古代定置捕鱼技术。保护范围:北至龙潭港,南至毛蟹广,西至西湖缸,东至金峰路。…详情 ▷
纪念馆位于醒民小学旧址上。五柳村村支书柳先生介绍,旧醒民小学是惠安非常重要的革命据点之一。它创办于上世纪2年代后期,原名为“西山小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蓝飞鹤等惠安地下党员在此任教,把学校作为地下党员活动据点,开展革命活动,为唤醒民众,蓝飞鹤还将学校改名为“醒民小学”。醒民小学后因战乱曾停办,复办后命名为“五柳小学”。1983年,为纪念老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史,恢复了其“醒民小学”的名称。…详情 ▷
崇武古城: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崇武半岛上。是我国古代东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武半岛在我国古代的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防备海盗倭寇,江夏侯周德兴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筑时,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昼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鉴此教训,劝募大修。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总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在此,兴修城防,演武练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和城防设施。清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这时全城周长2567米,南北长5米,东西宽3米,基宽5米,墙高7米,有窝铺26座,城堞134个,箭窗13个。四面设门,东西二门筑有月城,城墙上有烽火台、了望台和这放铳炮的虚台。城墙有二至三层的跑马道四城边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沟。城内原建有捍寨、墩台、馆驿、军营和演武厅等,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此后,城防已失去军事上的作用,又因长期废弃,城墙失修倒塌。1983年,由国家拨款进行全面修复。历史上曾经为国立下不朽功绩的古城…详情 ▷
后店总兵墓位于惠安县黄塘镇后店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洪范墓。墓坐西南向东北,依山势而筑,平面略呈“风”字形,占地面积112平方米。墓室双圹,呈屋式,三合土构筑;墓前辟有三级埕台,两侧分列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八角形石望柱各一对,以及龟趺座和谕祭碑。洪范(—176),字寿箕,号仁庵,累官至福建海坛镇总兵。清康熙年间(1662—1722),在平定靖南王耿精忠叛乱、郑经盘踞的福建沿海地区和台湾、噶尔丹都叛乱中屡立战功。213年,后店总兵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周边各外延3米。…详情 ▷
惠安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科山公园西侧莲花山下,旁边紧邻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1981年,惠安县人民政府把原葬在城关东门外马山和西门外螺山一带的列士迁至科山西北侧,并建立纪念碑以纪念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而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1998年因科山公园大规模建设需要,又择址科山公园西侧莲花山下另建。纪念碑依山而建,西北高、东南低,占地面积18平方米,保护面积325平方米。信息来源:惠安县委党史研究室…详情 ▷
郑琛墓位于紫山镇顶赤涂村仕尾自然村后山头,时代为明。郑琛(14751556年),字必献,号慎庵,紫山镇仕尾村人。明嘉靖贡生,官浙江嵊州县训导、广东三水教谕,人称“学官公”。乞休归家后,终日点勘书史,嘉靖三十五年(1556)卒。墓坐西向东,呈“风”字形,占地约6平方米。墓体由花岗岩筑砌,墓圹共二室,墓室砖拱砌,外封糖水灰。墓埕分三级,两边立狮子石望柱。郑琛墓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至顶赤涂村委会绿地;东、南、北由墓中心各外延1米。…详情 ▷
黄松轩墓位于山霞镇田边村蜈蚣山,时代为明。黄松轩,生卒年不详,山霞镇田边村人,明代贡生,礼部尚书黄存中长子。黄存中,明建文(1399142)中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建文四年(142)死于靖难。族亲奉其衣冠牌位,偷偷藏于黄松轩墓中,用糖水灰封死。至明嘉靖年间“靖难之役”殉难之臣平反后才敢公开。墓依山麓而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1平方米。墓丘平面呈“风”字形,墓分三室。墓封堆上用整块花岗岩石雕成龟形,墓碑圆首,上刻:“明松轩黄先生藏”。墓前有石狮子和莲花柱各一对。黄松轩墓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由墓中心向四周各外延1米。…详情 ▷
北典许氏民居位于东岭镇许山头村北典自然村,时代为清嘉庆。由许献琛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坐东南朝西北,三列三进五开间带双护厝,由大馆、中厝、库房、南北护厝、回向组成,建筑面积38余平方米。建筑内石雕、木雕精美,雀替、托座等雕有文房八宝、人物花鸟等图案,立体生动。许献琛(17651832),字珍享,号宾仪,世称许百万,为人乐善好施。清道光年间,曾捐资助建文峰书院,诰封奉直大夫。北典许氏民居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南方向由后檐墙各向外延伸2米,西北方向至巷,东北方向至民宅外墙。…详情 ▷
报德祠石刻位于螺城镇西北社区科山上,时代为明。石刻存于科山报德祠。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惠安士绅为报答御史刘望海为惠安百姓蠲免租赋之功,集资为其塑生像、建生祠,并立碑颂其德。报德祠石刻包括:报德门匾一方、刘望海石生像一尊、颂德碑两方、石狮一对,均为明代遗存。刘望海石像穿戴官服官帽,端坐捧笏,是刘望海生前原型。祠内保存两方碑刻,颂扬刘望海功绩,碑文分别为明代进士何乔远和惠安举人康士晋所撰。大门门额处有“报德”门匾一方,门外有明代石狮一对,线条苍劲古朴,代表明代南派石雕技艺。报德祠石刻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西、北方向至报德祠围墙,东至报德祠石埕埕沿。…详情 ▷
萱晖别墅位于辋川镇峰崎村埔崎自然村,时代为现代。由南洋归国华侨何吉水出资筹建,1951年动工,1954年建成。建筑坐北朝南,两进五开间带东护厝,面积约9平方米,共28间房。主厝由前厅、天井、中厅、后轩组成,砖石木结构,硬山顶,燕尾脊。主厝内部雕饰精美,用料上乘,大门两侧嵌刻人物、花鸟、文字题材的石雕和砖雕。东护厝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有两层,二层铺设木质地板,平台外搭建骑楼式外廊。别墅融合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和南洋建筑风格,造型独特,保存完好。萱晖别墅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民宅外墙,东、西、北至巷。…详情 ▷
“惠安暴动”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位于惠安县东桥镇屿头村。193年,惠安县委在福建省委、泉州特委的领导下,举行震动闽属地区的暴动——“惠安暴动”。“暴动”前期对国民党地方政权进行摧枯拉朽般的打击。攻下山柄民团炮楼,击毙团总陈呜周及其父陈奕昭,处死前林劣绅林孝纯、林亮川。建立五陈乡苏维政府及湖埭头村苏维埃政府。9月18日午后,挺进距县城1余华里的屿头村,作合攻县城的准备。红军带队入村,驻在村里的大祠堂里,并在祠堂里作出屿头山整个阵地的部署。19日,敌海军陆战队林寿国旅两个连,一个追击炮排,县民团常备队等计一千多人包围屿头山。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战斗失利红二团营长曾赉弼和团政委陈琨阵亡。陈氏宗祠后经族人集资重修,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源:惠安县委党史研究室…详情 ▷
仕尾郑氏家庙位于紫山镇顶赤涂村仕尾自然村,时代为明现代。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后废,清末民初重建。家庙坐北朝南,两进三开间,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建筑面积215平方米。门前石埕面积1平方米,四周砌以围墙。家庙保存三方石刻:唐代“唐鸿胪卿留公神道”碑一方、南宋开元寺尊胜院僧嗣昭捐资建造榕台及修建桥路功德碑一方、明嘉靖进士郑一信故居“景莲楼”门匾一方。仕尾郑氏家庙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至路,南由石埕围墙向外延伸2米。…详情 ▷
华光文博园,是一座令人心醉神迷的文化大观园。这里不光有缕缕书香与脉脉温情的存在,更有视觉的冲击、思想的碰撞相互掩映于宽广博大的象牙塔里。她是华光人的“诗意栖息地”,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尽情地沐浴在这天地之间,静谧而温馨,幽雅而自由。这里不光是典藏珍稀文物与展示璀璨文明的殿堂,更是传统文化的记忆者、多元文化的推动者。每一处景致都有自己独特的天然妙趣与人文内涵,在静与动的默契中折射出对人的关注、对物的思索。这里不光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光每个人的气质和精神,作为一个包容的知识空间,她又以最开放的姿态,热忱地接纳全社会的来客,或瞻仰,或参观,或游学,或休闲。华光文博园的意义在于给人以精神力量,居住者引以为豪,来访者深受感染。行走其中,犹如穿越时空的漫游,移步换景之间,一幅幅气势磅礴的文化画卷次第展开,一种岁月留声、日新月异的情怀在胸中流淌……华光文博园是一个以摄影为载体,旁及音乐、文学等艺术,连接两岸,彰显中华文化的旅游胜地。【校门、主楼】【爱情庄园】【恕园】【中华摄…详情 ▷
“八叶衍祥”坊位于黄塘镇松溪村东湖自然村院上场,时代为清嘉庆。牌坊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是官府为旌表当地百岁老人王梦善而立。坐东南朝西北,花岗岩石构,单间、两柱,通高3米,面宽4.1米。牌坊两柱两面各有一对内容相同的阴刻楹联:上款“寿过百龄前后八叶相见”,下款“恩荣五代祖孙累世延祥”。坊额中间阴刻:“八叶衍祥”,边缘刻有浮雕龙头图案,正面中间刻圆珠,背面中间刻植物花草图案。该牌坊体现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八叶衍祥”坊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牌坊外四至延伸7.5米。…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