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水利风景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依托巢湖大堤、淝河大堤、派河大堤兴建而成,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59平方公里,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合肥市依托“大湖名城”发展战略,自28年以来,大力推进环巢湖生态治理及修复工程,开展了岸线整治、蓝藻治理、入湖河流治理、清沟清渠等专项治理工程,不仅将堤防防洪标准提升到百年一遇,而且使水利工程更具景观化、生态化,巢湖水质及水生态环境也有了显著提高,为市民提供了宜居生活空间,成为合肥市一张城市名片。景区内有16.8公里长的环湖景观大道,以及安徽名人纪念馆等十大文化场馆。大圩生态农业园和滨湖公园分别为国家4级旅游景区及国家森林公园。…详情 ▷
安徽省科技馆,坐落于景色优美的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已建成开放的一期工程占地8平方米,建筑面积12平方米,其中用于展览教育的面积为4平方米,展厅设置8个。展示的内容着重反映基础科学原理、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领域内的重大成就,以及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科技发展史。简介安徽省科学技术馆是安徽省政府投资兴建的公益业单位,位于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2亩,其中展览面积4平方米。它是新型的社会科普基地,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其功能是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学术交流和科技咨询。而其中利用新型展品对青少年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科学思维的启迪、科学方法的培养等是最为主要的功能。安徽省科学技术馆是实施科教兴皖战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型公共科学文化教育设施,由安徽省科协实施管理和运行。科技馆共分八个厅:前厅、中厅、动手园,以及第一至第五展厅。第一展厅是神奇磁电区和智能机械区;第二展厅是航天博览区,第三展厅是通讯与信息区;第四、第五展厅是安徽科技发展区与发展史区等…详情 ▷
合柴1972,国内第一个由监狱旧址改造的文创园,位于包河区、政务区、蜀山区三区交界处。219年1月2日18:,合柴·1972开园。历史沿革1954年8月,合肥监狱—肥西新生窑厂(对内称“安徽省第五队”)在肥西县关镇一个三面环水的荒岛上开始建设。当时的肥西新生窑厂有1座土窑,生产采用牛和泥、手托坯的简单工艺。1957年肥西新生窑厂更名为合肥砖瓦厂。1959年,扩建一座4门轮窑,开始实施机械化生产。1964年12月,合肥砖瓦厂迁到合肥市合安路14号(现合肥市金寨南路31号)。1972年,启用为合肥柴油机厂,原厂名“合肥砖瓦厂”继续使用。1996年1月,正式更名为安徽省合肥监狱。项目核心合柴1972保留合肥柴油机厂的原有肌理,不做大拆大建。基于原有工业遗存的结构特征和建筑文化,再行二次设计和改造。家电产业是合肥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合柴1972的首期改造中,利用园区老建筑,将其改造更新为彰显家电发展的“合肥家电故事馆”。馆区内设有…详情 ▷
欢乐岛新概念旅游基地是合肥海恒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与九鼎博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一处集素质教育、现代休闲方式及培训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基地。欢乐岛开创了安徽省新概念旅游之先河,是旅游市场最惹人注目的一道新奇而亮丽的风景线,既可以观光旅游又完全有别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以“创造、运动、审美、教育、培训”为宗旨的新概念旅游模式,必将为继往开来的世纪安徽新形象添光加彩。拓展培训区——培训与活动的结合、学习与趣味的融解,体验式培训利用自然环境与精心设计的活动项目,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达到陶冶情操、超越自我、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包括管理新思维——领导力课程;凝铸新团队——团队建设课程;走进新历程——新员工融入课程;改善心智模式——国家公务员课程;跨越新世纪——大学生课程等八类课程,含有背摔、过电网、空中抓杠、空中断桥、逃生、集体木鞋、心灵聚合、排序、空方阵、危险旅程、模块、杀人游戏、战俘、荆棘取水、孤岛求生等活动项目。融挑战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是现代人、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式。文体娱乐区——热情燃烧的篝火晚会、神秘莫测的化装舞会以及搭建友…详情 ▷
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是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共同投资建设的大型公共事业性项目,经合肥市有关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和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委托经营管理招投标程序,安徽美展国际会展管理有限公司于212年5月16日正式中标,现已成为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和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委托经营管理公司。简介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东邻庐州大道、西邻广西路、北邻锦绣大道,南为南京路,占地58.6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3.28万,其中展览部分建筑面积约23.8万,投资约15亿元,项目一期建筑面积约17.96万,包括6个标准展厅、登录大厅、主展馆及其所在的长廊。待二期1、2、3、4馆建成后,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将达14万,成为亚洲展览面积最大及配套设施最齐全的会展中心之一。登录大厅:会展登录大厅作为项目标志性建筑,造型新颖、大气,登录大厅在功能上作为会展登录、开幕活动、贵宾接待的重要场所,也是会展建筑群中的标志性单体。因此本单体为中轴对称,在平面组合、空间形式、立面造型上采取曲线、曲面…详情 ▷
清风阁位于合肥包河南岸,是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周年,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悠久历史文化而建造的。清风阁园区占地33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包公文化旅游区东侧,东邻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是一组集纪念、展示、游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仿宋综合性建筑群。清风阁景区主要有功德广场、清风阁、陈列馆区三个部分。功德广场区由大门、引路灯柱、功德广场、明月亭、鱼沼飞梁几部分组成。大门的层顶四角分别是马、牛、羊、仙人带路,平台四角为四角兽。主道两侧各有三根引路灯柱,灯柱为天然石料雕刻而成,高度1.76米,造型用料都经过考证并符合历史的文化氛围。灯柱上有莲花宝座和花瓣灯托,方形石柱,方形灯笼,四面洞开,中间安灯,顶部为四角小亭。我国许多古建筑上采用莲花刻饰多与观音菩萨联系较多,而用在这里则更有它的特殊寓意,那就是愿清廉之风长明于世。明月亭是一座长宽各4米的重檐碑亭,亭高8.4米,亭内置石碑一座,碑高2.3米。过明月亭,前行十数步,便来到鱼沼飞梁景点。立于石桥,只见桥下池水清澈见底,四周一派宋式十字架梁建筑。这种石雕建筑形式,在宋代就叫做鱼沼飞梁。景区的主…详情 ▷
环城公园位于合肥市老城区周围,环绕护城河,2世纪5年代废城垣建环城马路,并植树造林。198年始建环城公园,公园总长8.7公里,总面积为137.6公顷,是一个以原环城绿带为基础,采用开敞式布局,运用造园艺术,点缀园林建筑和山石小品形成的线带状敞开式公园。环城公园被东西穿城而过的长江路分割成南环城和北环城,形成西山、银河、包河、环东、环西和环北六大景区。公园总入口处位于东门外马鞍山路与环城东路之间,并建有一座大型的作为合肥市景标志的九狮雕塑广场。九只狮子昂首挺胸,寓意着欣欣向荣的合肥,正敞迎接纳五湖四海的宾朋好友,又象征着合肥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有勇气、有信心吸纳天地之精华。沿九狮广场西行,不久就可来到包河景区。包河是老城区护城河的一段,据说包拯告老还乡时,宋仁宗钦赐这段护城河给他,以表彰他对朝廷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包河因此而得名。包河水面开阔,河中有数个小岛,四周碧水环绕。其最大的岛屿是仅高出水面2厘米的浮庄,它像一片巨大的荷叶在水面上漂浮。春秋的早晨,河上白雾萦绕,浮庄的粉墙黛瓦、亭台楼阁若即若离,若有若无,有如海市蜃楼,使人怦然心动。…详情 ▷
合肥融创乐园将徽派优秀文化精髓与现代尖端科技完美结合,拥有徽州古韵、梨园春秋、欢乐水乡、巢州古城、梦蝶仙境、淝水之战六大主题区域,是全球首座、也是唯一一座大型徽文化主题乐园。园内有世界最高、最快立环过山车“白龙飞天”,中国首台断轨过山车“龙虎争霸”,华东最高、加速度最大的跳楼机等33个世界级游乐设备;有梦幻奇特的室内黑光剧“梦蝶”和大型室外剧场“淝水之战”两大主题剧场;有极具徽文化特色的主题花车大巡游;同时荟萃世界各地的饕餮美食精选、琳琅满目的精美商品和别具风情的节目表演。园区内还有各类美食小吃、特色餐厅,玩乐美食两不误。推荐项目白龙飞天,时速超过125公里,最高可达56米,在高空和高速之间奋力尖叫;断裂式过山车“龙虎争霸”,两套列车同时提升至轨道顶点,通过独特的断轨翻转技术同时翻转,以大于7的时速同时俯冲,给你足够的惊险与刺激;还有花车巡游,给你带来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梦蝶仙境主题游乐区以庄周梦蝶为创作蓝本,它融合歌舞、杂技、黑光悬浮、裸眼3等多种表演形式,将梦幻与穿越时空充分结合,激发想象力。友情提醒园内…详情 ▷
安徽省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环城公园包河景区北侧,是省级机构档案的保管基地和利用中心,为国家一级档案馆。馆内现存档案资料12余万卷(册),分为明清及明清以前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建国后档案和资料五个部分。这些档案资料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真实反映了安徽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是服务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也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基本省情教育的丰富而生动的教材。近年来,省档案馆以馆藏档案资料为依托,以档案展览为主要载体,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强化档案的公共服务能力,先后举办了“安徽省档案珍品展”、“纪念抗战7周年图片展”、“纪念安徽农村改革开放3周年图片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周年安徽发展成就档案展”、“安徽抗日战争图片展”、“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档案图片展”、“辛亥革命在安徽”等展览,开展了“红色档案揭秘”、“渡江风云”活动。212年4月,省档案馆打造的安徽省档案展示馆,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展示馆设有序厅、明及明代以前档案展厅、清代…详情 ▷
明珠广场位于合肥经济开发区内占地18亩,占地18亩广场内有雄伟的哥特式建筑,花草组成的图案围绕着音乐喷泉,线条流畅、优美大方,每当音乐奏起时,喷泉闻声而动,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婀娜多姿,体现出一种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组合。人造瀑布,如诗如画,把你带入一个遐想的世界。2多只鸽子戏嬉游客,特别惹人喜爱。广场内设有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大楼、华东地区最大的音乐喷泉、五星级明珠国际大酒店、32道豪华明珠国际保铃球馆等,是一个集商贸、金融、居住、办公、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也是开发区乃至合肥市、安徽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详情 ▷
素称“三国故地”的合肥,由于魏、吴长达3余年的争夺,曾遗下众多与三国有关的历史遗迹,斛兵塘便是其中一颗耀眼明珠。三国古迹斛兵塘,别名站塘,又称量兵塘,位于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镶嵌在校园内东南角,面积约6.7公顷,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屯兵合肥,安营扎寨时,人马浩荡,无法计数,为清点人马便挖出了这口旱塘,做为计量将士的场所,斛兵塘由此得名,这一化零为整的科学思维方法也直接导致曹冲称象的典故,如今的斛兵塘既是是智慧的体现,也是合肥工业大学的文化符号之一。…详情 ▷
合肥汉海极地海洋世界坐落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繁华大道和叠嶂路的交界处,紧靠欢乐岛、徽园和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占地总面积32亩,有水族馆、海狮剧场、热带雨合肥汉海极地海洋世界林生态展示区、企鹅馆以及鲸鱼馆等场馆。合肥汉海极地海洋世界是海恒集团联手新加坡北京海底世界私人有限公司,共同在开发区打造又一旅游资源黄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1.5亿元,一期投资6万元人民币建设规模12余平方米,是一个集旅游、休闲、海洋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全省首个海洋世界项目签约落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后将与徽园、明珠广场、欧洲风情街、少儿活动中心、翡翠湖风景区、南艳湖风景区等景点形成旅游集群。合肥汉海极地海洋世界引入的有来自日本的鲸鱼、企鹅等,阿根廷水豚合肥汉海极地海洋世界、亚马逊蜥蜴(巴西)、鲨鱼、企鹅、鳄龟以及珍稀鸟类金刚鹦鹉等。水族馆内将容纳数百种、6多条包括鲨鱼在内的海洋鱼类。而称之为镇馆之宝的是来自太平洋地区的一只伪虎鲸和一只花鲸,总身价在1万元以上。…详情 ▷
安徽省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它座落于合肥市风景秀丽的包河河畔。安徽省图书馆创建于1913年2月,前身是安徽省国立图书馆。1953年4月在原皖北区合肥图书馆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安徽省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1平方米。1962年12月迁至合肥市包河公园西侧,建筑面积达6345平方米。1981年建成七层书库大楼,建筑面积增至139平方米。1998年1月,在原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21年1月,2.3万平方米的新馆扩建工程竣工。扩建后的总建筑面积达到3.69万平方米,设计阅览座位14余个,满足藏书容量42万册。新馆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服务管理系统、卫星通信接收系统和安全保障等配套服务系统。确保了高速网络传输,使网络配置灵活方便,多机处理、集中数据管理模式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局域网连接馆内11多个信息点,与国内外主要信息网络联网,馆外读者通过因特网可访问安徽省图书馆网页,进行书目文献查询和相关网站链接等信息服务。安徽省图书馆在9多年的办馆历程中,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典籍,尤其在徽州文献收藏方面更是独树一帜,…详情 ▷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面积172公顷,其中森林面积799公顷,水域面积263公顷,是安徽省内唯一万亩城市水网森林。该公园基于22年形成的人工林,历时17个月“破茧成蝶”,成为我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至此合肥正式成为全国唯一中心城区拥有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城市。公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东南,紧临南淝河入巢湖口。自2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这里已形成万亩森林。该森林公园集城郊森林公园与水网森林公园于一体,对保护巢湖边岸生态环境、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及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调节气候、防风降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休闲观光、康体健身、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8亿元,实施了两期森林公园建设,基本建成了森林旅游配套体系。其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已被国家林业局在全国推广。截至目前,已有近千批次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慕名前来考察。自212年1月开园以来,公园累计接待游客逾3万人次,森林旅游活动广受欢迎,已成为合肥市民及周边游客娱乐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在省内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让林…详情 ▷
孝肃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东边连接南淝河,桥西与巢湖路交口,桥东接坝上街交口处,是合肥市东西走向的主要跨河桥之一。孝肃桥始建于宋代。原名通津桥,后为纪念宋朝名臣包孝肃公(即包公),该桥被命名为孝肃桥。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的东边连接南淝河的地方,一桥飞架东西,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孝肃桥,桥西与巢湖路交口,桥东接坝上街交口处,是合肥市东西走向的主要跨河桥之一。历史变迁古庐州水多,自然桥也多,但一座桥和一位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这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孝肃桥历史上几度修复,几度重建,几度易名。史料记载,孝肃桥始建于宋代,139年重修,1496年复修,清康熙六年(1667)和道光四年(1824)又两度复修。嘉庆八年的志书上(183)记载该桥名为通津桥。光绪十三年(1887)再度续修。继之为纪念宋朝名臣包孝肃公,该桥被命名为孝肃桥。1936年,曾将原桥改建成木结构车行梁式桥,《庐州府重修三桥记》称:“……跨于城之东南者为浮桥……”,因与我国传统石拱桥结构不一样,民间又称之为大洋桥,后于抗日战争中被毁。1945年抗战胜利后再次重新建设…详情 ▷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主教学楼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典型苏式建筑。主楼高七层,两侧相连的教学楼高六层。与主楼有一连廊贯通的是其两幢配楼。1955年,教学楼正式动工建造,1956年,东、西两幢教学楼完工。1958年,主教学楼开工兴建。前苏联专家布斯洛夫担任总指导,为教学大楼设计规划出谋划策,前苏联专家的参与,使得教学楼充满着苏味。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气势恢弘,主楼加东、西两幢配楼长5米,建成时全国较为少见。整体规模较大,设计建造质量优良,是安徽稀有的建筑。保护范围:以建筑主体为中心,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各5米,北至屯溪路南侧规划红线。…详情 ▷
赤阑桥,是位于合肥城南的一座桥名字,而且与著名词人、音乐家姜夔姜夔曾在此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经常被当代诗人所歌咏。姜夔为南宋著名词人,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他的诗词中有好几十首皆与合肥有关;而他与合肥有关,却是结缘于两位歌伎姐妹。姜夔怡情山水,热爱自然,据考证,中青年时期的游历中他至少三次来过合肥,均居城南赤阑桥畔。他第一次来时,便爱上了赤阑桥边那位弹琵琶的歌女。姜夔词中的她体态“燕燕轻盈”,言语“莺莺娇软”,可谓千般妩媚,万种风情。她对姜夔“别时针线”,“别后书辞”,温柔体贴,经久难忘。而且,弹琵琶的歌女还有一个弹古筝的妹妹。姐妹俩陪姜夔游巢湖、登姥山,又常泛舟环城河中,弹唱演绎“姜词”如锦上添花,令懂音律、善谱曲的姜夔心旷神怡,即便暂时别离,他在梦中也时常与这对姐妹相会。姜夔的笔下,有“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这样怅然若失、缠绵难解的词句。姜夔为南宋著名词人,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他的诗词中好几十首皆与合肥有关;而他与合肥有关,却是结缘于两位歌伎姐妹。姜夔怡情山水,热爱自然,据考证,中青年时期的游历中他至少…详情 ▷
安徽艺术剧场是安徽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自有剧场,座落于合肥市黄山路和曙光路交口。安徽艺术剧场于211年由省政府投资建成,可容纳观众约6人,航空座椅、冷暖空调。有贵宾室1个,剧场前大厅约5平方。剧场舞台424平方米。舞台上有吊杆48道,供灯光、布景、幕布使用。舞台有4平方米升降乐池,供乐队伴奏使用。剧场共有大小化妆室5间,供演员化妆使用。剧场有电子屏幕,电子横标,围标供客户使用。剧场广场地上、地下可停放汽车约15余辆,为使用剧场观看演出人士提供便利。剧场交通十分方便,乘坐公共汽车1路、117路、118路、121路、129路均可到达。剧场自投入使用以来,接待了多个国内外艺术团体、大型晚会、大型艺术、徽剧、黄梅戏、泗州戏在此演出。“大洋之声”新西兰三重奏;荷兰室内乐弦乐四重奏;马丽安吉拉瓦卡泰洛212年中国巡演;德国阿里郎木管五重奏音乐会;俄罗斯钢琴家演奏会;舞剧《徽班》在这里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大型舞剧《徽班》在这里创下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联系电话:(551)63633372…详情 ▷
大孔祠堂是孔华清为家乡族人所修的宗祠,也是江淮晚清时期的一组较为完整的宗族公共祠社建筑,至今已有1多年历史。上世纪8年代初,该祠堂被合肥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年又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祠堂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所用木材粗大厚重,显得古朴大方。祠内原有建房6多间,结构为典型的清代古建筑,青砖红墙筒子瓦,雕梁画栋,清一色苏式油彩绘画。其建筑布局特点为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院落,分为门楼、藏书楼、祠堂、两侧厢房。藏书楼为全木结构,高约3米,上下两层各三间,其造型与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相似,雄伟壮观。该祠堂为整个合肥地区难得一见的具有浑厚北方风味的建筑,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可惜因年代久远和战火破坏,风光一时的大孔祠堂先后被人当作储藏室、粮站和办公场所。最后连祠堂的标志性建筑藏书楼也倒塌了。从26年年底开始,合肥市政府就投入2多万元,对祠堂仅存的7多平方米建筑进行彻底修缮,陆续恢复山门殿的东西配殿、东庑殿、西寮房以及整个祠堂的围墙和庭院绿化等。经过一年时间的修复,久违的大孔祠堂终于重新呈现在人们眼…详情 ▷
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滨湖新区最南端,面向八百平方公里的浩瀚巢湖,规划用地22万平方米。28年开工,历时三年余建设,于212年4月24日试开馆,时逢伟大的渡江战役胜利63周年。纪念馆由南向北为五角星胜利塔、总前委群像和纪念馆。胜利塔高达99米,整体建设从空中俯看呈五角星的形状,矗立在烟波浩渺的巢湖岸边,仿佛巨型战舰的桅杆,与风帆造型的渡江战役纪念馆交相辉映,象征着军民万众一心,不畏长江天险的万丈豪情。胜利塔的一面是一座纪念塔,另一面是巢湖岸边的灯塔,指引船只的方向。高大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群雕为全铜铸制,从东向西分别为谭震林、陈毅、刘伯承、邓小平和粟裕五位总前委成员,表现出五位领导人在合肥瑶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的雄才大略与宏伟气度。渡江战役纪念馆体现的是水与战舰的主题,巨大的馆身犹如两艘雄伟战舰并排行驶在浩翰的水面,向前直指南方的长江。纪念馆整个馆体地面长度南北长17米、宽39米,舰首跨度35米、悬挑高度44米。馆身以49角向前倾斜,象征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主馆建筑面积一万七千平方米,馆内陈列有《…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