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毛泽东雕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广场。它的高度达到3米,以毛泽东往前挥手的形象雕塑。雕像面对成都的天府广场,背对着四川省科技馆,做着挥手的姿态,早上这里有升旗仪式,晚上的灯光打在雕像的上面看上去不错。塑像看起来很壮观的,国庆节的时候,最为漂亮,很多人在这里拍照留念。地址:四川省成都青羊区天府广场内类型:雕像雕塑游玩时间:建议12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情 ▷
博物馆由陈列馆、遗迹馆、金沙剧场等建筑组成。从南大门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雕塑“中国文化遗产纪念雕塑”,雕塑外形就是源于出土的那件“太阳神鸟”黄金饰品。陈列馆分为五个展厅和一个4电影院。集中展示了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器、铜器、石器等精美文物,通过这些器物,展现出古蜀文明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展品中,最富盛名的是太阳神鸟金箔,金箔呈圆形,由内圈的太阳和外圈的神鸟构成,是古蜀国黄金工艺的代表。现在,太阳神鸟图案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陈列馆地下1楼的4影院,每天循环播放4影片《梦回金沙》,带领你回到3多年前的古蜀国。遗迹馆内是金沙遗址大型祭祀场所的发掘地,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商周时期的大型祭祀遗迹场所。游客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看考古发掘的过程。参观完精美的文物后,可以在园区内走走。位于遗迹馆旁的乌木林区域里,竖立着几十株高大的乌木。导游21年2月,3多年前的金沙带着一个灿烂古蜀文明的荣光惊世现身,因为没有文字史料的记载,金沙遗址中数以千计的精妙文物带着一个又一个离…详情 ▷
成都博物馆(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是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创建于1958年9月15日,先后经历成都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成都市文物管理处、成都市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院几个发展阶段。215年底,新的成都博物馆经成都市委编办批准成立,216年9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成都博物馆位于市中心天府广场西侧,占地面积约17亩,总建筑面积约65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地上主要为办公和科研区,地下为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北楼主要为展示区,首层为大厅、放映厅、一号临展厅,地下一层为二、三号临展厅,地上二层至三层为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四层为近世篇和民俗篇,五层为中国皮影木偶展,总展陈面积14平方米。成都博物馆藏品总数近2万件,形成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民国时期较为完整的藏品序列,类型涵盖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砖、石刻、陶瓷器、书画、家具、皮影、木偶、道场画、面具、木雕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形成规模和体系。开馆以来,成都博物馆接连举办了“倥偬的乡愁——张大千”、“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详情 ▷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公园西北角。清宣统三年(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交给民办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银行团经营。湖南、广东、湖北、四川等省人民奋起反对,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开展保路运动,进行、、抗粮、抗税等形式的斗争,四川的保路运动规模最大,参加者有数十万人。同年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保路同志会负责人蒲殿俊、罗伦等人,并枪杀群众数百人,制造了成都血案,这激起了人民更大的愤怒,于是同盟会会员龙鸣剑等组织保路同志军在全省范围内发动武装起义,这成为了辛亥革命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建于1913年,坐北朝南,是砖石结构的,呈方锥形,由台基、碑座、碑身、碑首组成,总高31.85米。台基呈圆柱形;碑座呈方形,分四层,四周有机车、路轨等浮雕图案;碑身呈方锥形,四面均嵌有长条青石,刻有四种书体手书“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十个大字,每个字均有一米见方,是清末民国初四川书法家赵熙、颜楷、吴伯竭、张夔阶所书。(国家文物局)1961年纪念碑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详情 ▷
8226国内首个“非遗文化”园区,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非遗文化。景点介绍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内,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文化精粹。29年8月,国家文化部正式确立,成都将成为国际非遗文化节的永会址,国际非遗博览园落户成都。博览园内有很多的展馆,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质文化,是一个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这里有丰富的非遗文化:手绘脸谱、动感皮影、无极剪纸、木板年画、面塑等。园区内还经常举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二段61号类型:文化旅游区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电话:288777777开放时间:9317(周一闭馆)门票信息:门市价:5.元…详情 ▷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代宗大历五年(77年)病死在湘江船上,因其曾任工部之官,所以后世亦称“杜工部”。杜甫在唐朝由盛至衰的交替时代,经历了唐中期的“安史之乱”,他的许多诗篇,真实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世尊他为“诗圣”。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起茅屋,在此居住历时近四年,在这四年之中,他著作了大量的诗文达24篇,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居草堂时作出的。从北宋开始,后人在诗人的故居建园立祠,并多次修葺,现在的建筑规模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两次较大规模的修建中确立的,现存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步入草堂的正门,两株大榕树耸立在古石桥旁,大树枝繁叶茂,浓郁遮天。跨越石桥,穿过梅林就来到了“大廨”,大廨后是“诗史堂”,堂中陈列杜甫塑像,壁柱间悬挂着历代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还有名人题写的对联。穿…详情 ▷
宽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得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老成都的闲适新成都的时尚都在巷子里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逍遥安逸,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乡人居环境的神韵;短短的宽窄巷子承载着少城太多的历史信息与历史印记,令人遥想,慨然不已……耳边回响着省历史学会会长、省中华文化学会副会长谭继和先生极富感情的演讲辞令,本报记者于昨日来到“千年少城”的核心地,采访了参与宽窄巷子规划设计定位的相关负责人王华银,提前揭秘即将开街的宽窄巷子。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语汇;宽巷子,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王华银一边翻着规划书…详情 ▷
巴金故居坐落于四川省成都正通顺街98号,这是一所深宅大院,又称李家院子。除有两年随父亲去广元县外,巴金在这里居住到十九岁,在此度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故居原为五进三重堂砖木平房建筑,有大厅、堂屋、桂堂和院墙。…详情 ▷
在游人如织的宽巷子西段,有这么一处僻静的院落。这里便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活动家、国画家张采芹的故居。张采芹与张大千、张善孖共誉为“蜀中三张”。抗日战争时期,天府之国成为“后方避难所”,张采芹创办“四川美术协会”,接纳了包括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谢无量、傅抱石等大批内迁画家,促进了四川美术的空前繁荣。张采芹先生张采芹先生一生高洁,新中国成立后,他将珍藏的232件珍贵金石名画全部捐赠给国家,“一幅画十石米”、“倾囊塑成春熙中山像”等美谈至今流传。1922年,21岁的张采芹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王震、江小鹣等大师。192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回到四川。在成都,张采芹致力于培养艺术人才。他筹资创办了南虹艺术专科学校,还先后应聘担任了四川美专、四川艺专、成都高师、四川大学、四川师大、成都女师、南虹艺专、树德中学等1多所高、中等院校的美术教授。在5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张采芹为四川和我国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桃李满天下。1941年初,为了宣传抗战救国,当时供职于银行的张采芹,与一群年轻人自筹钱银,在祠堂街成立了“四川美…详情 ▷
在杜甫草堂博物馆盆景馆侧。浣花夫人,姓任,蜀郡成都(一说巫山)人。唐代著名女将,西川节度使崔盱小妾。唐大历三年(768年),崔盱入朝奏事,泸州刺史杨子琳趁机攻打成都,浣花夫人募兵拒战,击败杨子琳保全成都。朝廷封崔盱为冀国公,赐名崔宁,同时封任氏为冀国夫人。五代时在浣花溪旁建“圣夫人祠”。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浣花夫人祠,并塑其像,尔后多有损毁。1983年修葺祠宇。景点位置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路28号杜甫草堂内…详情 ▷
文殊坊位于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与千年古寺文殊院一墙之隔。文殊坊“成都庙街”处在文殊院街、五岳宫街上,东向从草市街穿酱园公所街、西珠市街,西向从人民中路穿文殊院街即可抵达繁华都市的清幽之地“文殊坊”。区别于南庙、上海豫园、昆山周庄,与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纯”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作为“文殊院街区”的复原蓝本,文殊坊以其地脉和环境优势,通过再现川西特色建筑,恢复传统街区风貌,重拾川西休闲遗风,打造“都市休闲旅游第一街”。文殊坊的青瓦白墙、木窗雕花、挑檐垂柱、门斗脊檩彩画、过厅的撑弓、正厅的檐廊以及明间挂落,记载着岁月的痕迹;青石、古树、庭院间存有不古的记忆;风车车、捏泥人、烙糖饼,这些古老的民俗曾勾起多少人的美好回忆,展示着民间的绝技。亲身体验蜀绣等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品尝风味独特的地道成都小吃,在这里都可以做到。位于文殊坊的李伯清书院已经正式开门迎客,在这里您不仅可以听到的散打评书,还可以观赏到传统的曲艺表演。景点位置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西北133米…详情 ▷
地点:青羊区草市街街道双眼井社区灶君庙街56号年代:清核心价值:该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华光寺,同治三年(1864)又进行了扩建,大殿内原供奉着华光菩萨,由此得名为华光寺。传说曾在同治初年显瑞灭火,故同治三年扩建时,为纪念观音大士的功德,更名华光寺为金沙庵。218年5月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都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青羊区,年代为民国。2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建筑东、南、西、北四周分别外延1米;建设控制地带为向东、向西、向南各1米,向北至祠堂街12米。…详情 ▷
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位于青羊区,年代为民国。2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现建筑占地面积;建设控制地带为建筑向东至建筑台基、向西至建筑台基、向南至祠堂街3.5米、向北1米。…详情 ▷
刘存厚公馆位于青羊区,年代为民国。2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建筑外墙东、南、西、北四周分别外延5米;保护范围外四周延伸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情 ▷
四川美术社砖楼位于青羊区,年代为民国。2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现占地面积;建设控制地带为建筑向东至围墙、向西至建筑台基、向南至祠堂街3.5米、向北至围墙。…详情 ▷
原聚兴诚银行祠堂街办事处暨国画家张采芹画室位于青羊区,年代为民国。2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现建筑占地面积;建设控制地带为建筑向南3.5米至祠堂街、向东至外墙(东侧紧邻祠堂街8号,现老妈蹄花总店)、向西至外墙(西侧紧邻祠堂街12号附2号,现兰州牛肉拉面馆)、向北至围墙。…详情 ▷
正通顺街双眼井位于青羊区,年代为清代。2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现占地面积;建设控制地带为建筑向东1.8米至临街建筑台基、向南1米至街道、向西4.4米至临街建筑(北东街2号)台基、向北1.8米至临街建筑台基。…详情 ▷
文化公园八角亭位于青羊区,年代为清代。2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建筑向四周延伸1米;保护范围外四周延伸1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情 ▷
东华门遗址年代:汉至明213年8月,为配合成都体育中心南侧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在例行勘探时发现一处唐代庭院,其后这里的考古发掘就不断带来惊喜。到214年5月,发掘总面积达32平方米,发现有汉代、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存,包括城墙、道路、房屋院落、水井、水沟、灰坑、灰沟、池塘等遗迹现象。更为重大的则是成都历史中著名的摩诃池首次浮出水面,一座“豪华”的唐代官邸也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历史上,摩诃池曾经广为历代文人骚客所描绘,诗圣杜甫在池上“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而摩诃池的美,更是令宋代陆游“一过一”,但它却最终消失在成都的土地。如今的东华门遗址,已发现战国至明清各时期文化遗存,城墙、道路、房屋院落、池塘等遗迹,并出土大量陶器、瓷器、钱币等遗物。发掘首次确认始于隋代的摩诃池位置,发掘出唐代官署建筑基址以及明代蜀王府和人工河遗址等,在成都的城市考古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东华门遗址大事记213年1月起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成都体育中心整体提升改造项目…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