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在长沙市区之西,东临湘江,面积约8平方公里,古人赞誉其“碧嶂屏开,秀如琢珠”。唐宋以来,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闻名。六朝罗汉松、唐宋银杏、明清松樟相当著名;爱晚亭、清风峡、蟒蛇洞、禹王碑、岳麓书院等景观闻名遐迩。这里还葬有黄兴、蔡锷等著名人物。岳麓山春天满山葱绿、杜鹃(市花)怒放;夏日幽静凉爽;秋天枫叶流丹,层林尽染;隆冬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四季风景宜人。岳麓书院在山之东麓,始建于宋开宝九年(976年),朱熹、张主讲期间是全盛时期,有学生千人,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清光绪二十九年(193年)改为高等学府,后又变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改为湖南大学。书院现存古建筑尚有御书楼、文昌楼、半学斋、十彝器堂、濂溪祠、湘水校经堂、自卑亭等,让人缅怀书院辉煌历史。岳麓山,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壑清幽,景色秀美。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位于清风峡口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孕育了博大精深,广袤无垠的湖湘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先烈、伟人。岳麓山也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这里长眠了辛亥革命时期为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而献身…详情 ▷
毛主席有一首《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里所说的橘子洲就在长沙市区的湘江中心,是一个长约十华里的长岛,是长沙市的重要名胜。橘子洲又称橘洲、水陆洲,它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米,宽处横约14米,被誉为“中国第一洲”形状是一个长岛,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湘江从旁边缓缓流过,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春天江鸥点点;夏秋林木葱茏;冬天又有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景致可看。194年后,长沙辟为对外开放商埠,洲上建有英国领事馆、长沙新关。现在橘子洲上建有公园,里面种植着数千株桔树,每当秋收时节,桔树上硕果累累,这时站在洲头极目楚天,令人心旷神怡。1925年寒秋时节,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动的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因此,橘子洲声名大振。橘子洲,是湘江中的一个冲击沙洲,自古就是长沙城的名胜之一。春天有江鸥在这里翱翔,夏、秋两季林木葱茏,冬天这里有著名的“江天暮雪…详情 ▷
肖劲光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赵洲港29号,在岳麓山前,为一坐西向东的清末民居,房舍占地面积约35平方米,泥土夯筑墙,正面三间,进深二间,并有两厢房。整个故居有正堂屋、退屋、两侧厢房和杂屋,共计14间。朱漆格扇雕花大门,青瓦双坡屋项,门额上方堆绘图案装饰。大门框上额“乾”字,两侧书“元亨”、“利贞”,南、北厢房门口分别额“福”、“禄”二字。前留坪地,后有竹林,东临湘江堤岸,西靠天马山嘴。193年1月4日肖劲光就在厅屋北房呱呱落地,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年学生时代。此故居解放前卖给了傅姓人家,后又卖给了刘姓,土改时分给了胡金陵等,1989年公布为原郊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岳麓区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天马山景区赵洲港乘车线路:在长沙市内乘旅3区间线在天马山景区下车即到…详情 ▷
爱晚亭原名红叶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该亭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取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命名。亭子古朴典雅,亭内金柱丹漆,四个翼角高翘,上面盖着绿色的琉璃瓦。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半山腰清风峡口上,清代乾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建造。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爱晚亭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古枫参天。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倡建。后据湖广总督毕沅之意,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将亭改名为爱晚亭。原为木结构,同治初(1862187)改为砖砌。该亭古朴典雅,平面正方形,边长6.23米,通高12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正面额朱色鎏金“爱晚亭”匾,系1952年毛泽东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之约而题。始建爱晚亭的罗典,是清代著名经学家,官至鸿胪寺少卿,人称罗鸿胪。他在书院执教二十七年,多次受到朝廷嘉奖。亭上有罗典撰的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详情 ▷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于29年12月26日在湖南长沙橘子洲头建成并对外开放。雕塑依据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创作而成,长83米,宽41米,高32米,由8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巨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余吨。景点位置橘洲路橘子洲大桥南…详情 ▷
国民党陆军第73军77师抗日阵亡纪念碑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赫石坡岳王亭后一山坡上。1946年,为纪念在与日寇进行的三次长沙会战和常德保卫战、长衡战役中英勇捐躯的国民革命军73军77师将士而建,以示缅怀英烈,不忘国耻。纪念碑坐北朝南,通高5.2米,占地面积4.2平方米,各部分均为花岗岩材质。碑分四层,一层为高出地面.2米的正方形基座,北侧有中间高两边低的碑围,正面刻青天白日图案;二层高.9米,平面呈方形,下部砌成坡状与基座相连,上部石棱突出呈半圆型;三层为边长.7米的立方体,南北侧中部内凿.1米,形成边长.4米的平面,雕刻有花纹,东西两侧均以行书繁体竖刻数行文字;四层为高3.1米的方锥体,四面均以行书竖刻繁体文字,上施朱漆,南侧“陆军第七十三军七十七师抗日阵亡纪念碑”,“英雄百东侧战无余敌”,西侧“中华民国复兴碑”,北侧“浩气长存”。该纪念碑造型古朴端庄,威严凛然,令人肃然起敬。碑上刻字记叙了77师将士浴血抗战的历史。“文革”期间,该纪念碑遭到了严重破坏。国民党陆军第73军77师抗日阵亡纪念碑所在地岳麓山于1995年1月被湖南省委宣传…详情 ▷
岳麓山忠烈祠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赫石坡,今湖南师范大学校区内。忠烈祠原是纪念岳飞的岳王庙。抗战时期,湖南作为抗战主要战场,先后有近1万民众参加抗日游击队和自卫队,有1万民众直接支援守军作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中,3多万将士献出了生命。国民政府第1集团军总指挥、第4路军总司令刘建绪为纪念和祭祀第4路军抗日阵亡将士于1939年进行改建,称为第4路军阵亡将士麓山忠烈祠。第4路军系在1929年春蒋桂战争中产生的湖南地方部队。九一八事变后,第4路军将领联名通电请缨抗日,1936年8月,刘建绪奉命率第4路军第16师和第19师由湘西开赴前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撤销第4路军番号,将其所部改编为第1集团军,刘建绪为总司令。是年夏秋,第16师开赴浙江江山,1月中旬参加淞沪抗战,阻击日军进攻,完成任务受到嘉奖。1938年8月,第19师师长李觉率所部担任宁波镇海间杭州湾守备任务并扩编为第7军,9月下旬,全军驰援上海,所部经激战收复坝石桥阵地,随后在陆家堰、麦桥宅、孙家屯苦战2余日,屡挫日军,尤以第113团在狮子桥与敌反复争夺阵地7昼…详情 ▷
国民革命军第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桔子洲街道师大社区岳王路。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侵华日军先后3次大规模进攻长沙。73军于长沙外围抗击日军,将士作战英勇,使日军进攻受挫,伤亡惨重。为纪念73军抗日殉国将士,1946年在岳麓山赫石坡修建公墓。公墓由公墓区和南、北两处纪念设施构成。公墓区由忠义观、陵墓、纪念碑、石阶、墓庐等组成,忠义观内供奉73军阵亡将士骨灰。公墓是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街道新民路社区新民路周家台子。1918年4月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在此召开新民学会成立会,至192年,这里一直是新民学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于1918年4月与蔡和森、何叔衡等在溁湾镇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新民学会,当时有会员2余人,毛泽东当选为干事,到192年发展到7多人,学会是当时湖南革命斗争的核心组织,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不少会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原会址为宁乡籍人刘氏为守墓盖的一栋墓庐屋,1911年后,新化人周方租赁居住于此,故又称为周家台子。该房屋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1917年至1919年,蔡和森全家迁居于此。旧址于1938年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1984年重建。除按原貌恢复了旧有房屋外,新增设有辅助陈列室,邓小平、陈云分别为旧居题写“蔡和森故居”、“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额匾和馆名。旧址坐西朝东,呈凹字形对称布局,分为堂屋、左右厢房、厨房、碓屋等。属于清代穿斗式民居建筑…详情 ▷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现占地1.2万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由门堂、亭、台、楼、轩、斋、祠组成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到景点。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详情 ▷
洋湖湿地景区位于长沙西南部、洋湖国际生态新城内,是两型社会建设范围内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中的重点建设地区。北依岳麓山、东临湘江,地处连接长株潭的潇湘大道西侧,位于长沙市二环线和三环线之间,与湖南省人民政府隔江相望。洋湖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片区最大的生态配套工程,规划面积4.85平方公里,其中.85平方公司为河流湿地,集中建设的湿地公园占地4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景区,每年可固定265吨,成为真正的城市“绿肺”和“绿肾”。预计总投资55亿元,其中工程投资8亿元。包括湿地休闲区(8亩)、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145亩)、湿地科教区(55亩公顷)、湿地生态保育区(32亩)等四个功能区,分三期实施,213年底全部建成。力图以湿地生态为基底,以湖湘地域文化为特色,以“美丽洋湖、生态洋湖、科教洋湖、文化洋湖”为指导,在净化空气、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打造集生态科普、湿地群落观赏、湿地文化展示、两型理念宣传以及户外实践、互动体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洋湖湿地公园,从29年开始建设,通过疏通联接…详情 ▷
岳麓书院文庙位于长沙市岳麓书院内左侧。岳麓书院祀孔始于书院初创时期,北宋时期建礼殿于讲堂前,内塑先师十哲像,画七十二贤,正德二年(157)迁于今址。天启四年(1624)重修,正式称为文庙,是全国规模最大、建筑规格最高的一座书院文庙。按照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凡办学的地方都要祭祀孔子,祭孔的建筑统称文庙或孔庙,民办书院一般只能在书院内建一座殿堂来祭祀孔子,不能有独立的文庙,而岳麓书院这座民办的书院却有着独立的文庙,且为皇家建筑等级,这在全国书院中是独一无二的。文庙自成一个院落,于书院赫曦台或讲堂或御书楼右转均可进入文庙。文庙由照壁、门楼、大成门、大成殿、两庑、崇圣祠、明伦堂等建筑组成,虽屡毁屡兴,其建筑格局未变。大成殿是文庙中最主要的建筑。1937年大成殿原建筑被日寇飞机炸毁,今殿为抗日战争后重建,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藻井天花,雕龙画凤。殿前有月台,供祭孔时表演礼乐用,御道中央有石雕蟠龙,栩栩如生。大殿两侧为庑廊,供祀唐开元至明嘉靖年间祀典所定先儒。廊柱上悬晚清国学大师王闿运题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据说,王闿运应邀去江浙一带讲学,那…详情 ▷
灵瑞寺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龙洞村东南部(原属望城县)。距长沙汽车西站地铁口3分钟车程。灵瑞寺始建于南宋,曾规模宏大,僧众云集,香火旺盛。现在这里群山环抱,翠绿青青,风景秀丽,生态迷人,一座座山峰宛如莲花瓣紧紧相依,俨然一处远离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灵瑞寺现有大雄宝殿,斋堂、寮房、助念堂、化身窑、千佛塔、灵骨墓地等建筑。1992年,释大镜法师为满足善信者的需要,恢复、简建了灵瑞寺的殿堂、寮房。1994年,释大镜法师将灵瑞寺交予弟子释法雄管理。从此,释法雄法师一直艰难苦守精进修行,她的两个女儿为了母亲的修行功德,和各地居士、社会善信一道捐助几百万善款重建大雄宝殿、七层佛塔和念佛堂。现正着手斋堂和寮房及完善周边环境的建设工作。景区地址: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龙洞村乘车线路:在长沙市内乘出租车前往…详情 ▷
介绍咸嘉湖唐墓,位于河西咸嘉湖附近的山丘上。是一座有甬道的长方形土坑砖室墓,全部用青砖垒砌而成。墓室规模较大,有甬道,棺室、耳室、后室和壁龛。据考证墓主人为初唐时五品以上的官吏。墓中的随葬品主要是胎质细腻、釉色晶莹的青瓷器,其中有镇墓兽,十二生肖俑,各种家内奴碑侍俑、乐俑,以及生活用器和模型器等近百件,其中以俑的形象最为生动、逼真。除甬以外,还出土围棋、双陆等文娱用品。…详情 ▷
长沙王陵墓主要分布在南起天马山、北至望城县玫瑰园的狭长地带,大多沿湘江西岸,顺低矮山丘蔓延。这些陵墓群如今已形成以“北津城”为中心的4个区块。文物学界普遍认为,汉长沙国王陵为研究汉代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乃至整个大汉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详情 ▷
湖南师范大学早期建筑群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桔子洲街道办事处,年代为1956年。219年,湖南师范大学早期建筑群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湖南人民革命大学早期建筑群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西湖街道办事处。年代为1953年。219年,湖南人民革命大学早期建筑群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的抗日局势日益严峻。8月28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分别授函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指定3人分任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经商议,校址最终定在长沙韭菜园的湖南圣经学校。1月,16多名来自三校的师生经过长途跋涉陆续来到长沙,其中包括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潘光旦、吴有训、顾毓秀等一批教授。1月25日,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学。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当天校方邀请了一批社会名流来校讲演。这些人物包括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大公报》总编张季鸾、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和陈诚、前中共总书记陈独秀、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等。11月1日学生开始正式上课,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西南联合大学校庆日。学校在长沙正常办学仅一学期。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国立武汉大学发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的演讲,号召青年从军或以其他方式抗日。长沙临大掀起第一次从军高潮,约295人参加各种形式抗战运动。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旧址现貌该旧址的原身湖南圣经学校系美国内地会传教士葛…详情 ▷
长沙会战——岳麓山抗战旧址群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桔子洲街道办事处,年代为1936~1946年。219年,长沙会战——岳麓山抗战旧址群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桃花岭晚唐墓晚唐墓葬。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中南大学院内,地名桃花岭。1987年配合学校基建发掘。该墓为土坑墓,长达11.5米,宽7.9米,由甬道及前、中、后室四部分组成。坑底铺以浮雕几何纹图案方砖。中室铺地方砖下并列置放两副石椁,应为夫妻合葬墓。墓室四周设水沟,有16个排列有序的石柱础。发掘时在墓葬填土中发现夹有大量金粉痕迹,据此推测,当时有木构建筑。甬道与各室之间有门相通,木构件上髹金粉,可证整个墓葬为金碧辉煌的地下陵寝。陵墓曾被盗掘,因椁室设于铺地砖下而得以幸免洗劫。其出土随葬品5余件,含金器4件,鎏金银器15件,铜镜6面以及瓷器、水晶、玛瑙、银质货币等。综合墓葬形制及随葬物品分析,其时代当在晚唐,是湖南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一座唐墓。随葬品中的金梳和金簪各两件,均浮雕菊花纹饰,工艺精美。一套鎏金铜器,有莲花座盏、粉盒、盒、箸、吊链双葫芦瓶、吊链小刀等,多数针刻忍冬和莲花等纹饰。6面铜镜中有素镜、双鸾镜、花鸟镜、宝相花镜、“许由洗耳”铭文亚字形镜。另有一件嵌银宝相花白玉盏,十二块鎏金滑石菊花吊牌。特别珍贵的是出土了瓷碗和白瓷大洗,银“开元通宝”等。…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