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山西省景点>忻州市景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12页

忻州文物保护单位-P12

忻州市景点导航
5A景区(2个)
4A景区(10个)
3A景区(3个)
世界文化遗产(5个)
红色景区(17个)
爱国教育(3个)
文化景点(101个)
文物景点(386个)
森林公园(5个)
水利风景(4个)
地质公园(2个)
2A景区(2个)
文物保护

东段景遗址东段景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至战国地址:代县聂营镇东段景村东南1米处遗址位于滹沱河南岸,大丘陵地上,东西长8米,南北宽5米。未调查发掘。据遗址断层观察,第一层为耕土层,厚二十厘米,第二层灰黄土层,是文化层,厚一米以上。部分地段文化层距地表7厘米,…详情 ▷

文物保护

位于代县东北2公里处的鹿蹄涧村、是宋代名将杨业后代为祭把杨业夫妇及其后代名人而建的祠堂。杨忠武祠创建于元代至元16年(公元1279年),祠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东、西、北各建堂宇三楹,奉祀杨业及其后裔。后院,左右厢房各三间,正殿五间、悬有“千秋忠义”、“威镇华夷”、“…详情 ▷

文物保护

明内长城遗址,神池段由宁武县北上,出大水口村,进入神池县,起点为龙泉镇龙元村东南4米,由北进入朔州市朔城区境。在朔州境内西北方向延伸,再次进入神池县,经烈堡乡,止点为大沟村西北25米,向西北进入偏关县。海拔1518米之间。墙体分为黄土夯筑和石砌两种。共存墙体14段…详情 ▷

文物保护

连寺沟墓地连寺沟墓地(第二批省保)时代:商地址:忻府区庄磨镇连寺沟村南1966年11月,在村南里许的羊圈坡发现青铜器5件,其中有铜爵1件、铜觚1件、鼎3件。铜器上无铭文或族徽等铭记,从造型和纹饰上判断属于商代。据记载,民国27年(1938年)在连寺沟村东约半里的牛…详情 ▷

文物保护

秀容书院,位于忻府区秀容街道南街村秀容巷2号高地。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4),坐北向南,东西1515米,南北179米,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忻州儒学,成为当时忻州最高学府。清光绪二十八(192)年改称“新兴学堂”,创山西书院改学堂之首例。秀容书院依地形而建,由上、中…详情 ▷

文物保护

元好问墓位于城南1里的韩岩村北,建于元代,因葬时墓前筑土5方,每方高5丈,张幕画花为记,故又名五花坟。元好问(119—1257),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忻州)人。生于金章宗期元年(119年)、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九月初四日卒于获虎(在今河北省)窝舍,…详情 ▷

文物保护

白村遗址白村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定襄县受录乡白村村西约1公里处遗址坐落在滹沱河东岸台地上。东西长15米,南北宽5米,文化层厚1—2米。地面暴露陶器有罐、盆、甗、三足瓮、细瓮。陶质有夹砂、泥质以灰陶居多,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篮纹等。遗物中石器较多,…详情 ▷

文物保护

西社遗址西社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定襄县宏道镇西社村东5米处同河西岸台地上遗址东西长5米,南北宽4米,文化层厚5—1米。遗迹有半地穴白灰房址、陶窑及同时期墓葬等。采集遗物有石器、骨器和陶器等残片。石器有斧、铲、球、环、刀等,骨器有骨针等,陶器残片以灰…详情 ▷

文物保护

位于定襄县城东6余里,雷轰尖山峰南。系石窟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僧道众士,四方募化,就山凿殿,石窟造像,历时九年,造成石殿一座,内镌造千叶宝莲玉像一尊,就殿壁雕刻石像,故亦称百佛堂。石殿三间,深广各三十余尺,全仿木结构建筑,呈一般大殿形式。柱、梁、斗…详情 ▷

文物保护

薄一波故居,位于定襄县蒋村乡蒋村中。薄一波(198—27),原名薄书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改为现名,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长、建委主任…详情 ▷

文物保护

万佛寺万佛寺(第三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宁武县城关镇西关又称万佛禅寺,俗称万佛洞。背依万佛梁山,前临桑干河支流恢河。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年),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又予扩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为明、清建筑风格。寺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落,总占…详情 ▷

文物保护

宁化古城宁化古城(第三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宁武县城西南7公里宁化乡宁化村据史书记载:古城初建于隋,唐代以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开始向军事城堡演变。朝廷不时着重兵守卫,曾为山西“卧牛城”(忻州)的“犄角”之一,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式…详情 ▷

文物保护

武州城遗址武州城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辽、金、元地址五寨县小河头镇大武州村西据记载,东周的赵惠王置武州塞,魏置神武县,唐末置武州,后唐改毅州,辽重熙九年复武州,号宣威军。武州城系历代兵家屯兵要塞,也是历代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之地。遗址有城址两处,小城平面呈长方形,大…详情 ▷

文物保护

五王城遗址五王城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东周——汉地址:五寨县杏岭子乡前五王城村、东秀庄乡后五王城村遗址四面环山,平面呈长方形,城墙依山而建,东西长约25米,南北宽约15米,周长约8米。城内分为南北两部分,城墙残高5——7米,沿城墙四周共建有六个瓮城,西面瓮城保存…详情 ▷

文物保护

北寺塔,位于岢岚县岚漪镇东街村窑子坡。原属塔院寺内建筑,今寺院已毁,仅存砖塔,为明代风格。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占地面积1894平方米,通高17米。塔基六边形,二层束腰须弥座,上承两重仰莲。塔身一层较高,南向辟有佛龛,二至七层,每层均设仿木构砖雕斗栱、檐椽,每角有砖…详情 ▷

文物保护

护宁寺护宁寺(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偏关县天峰坪镇寺沟村创建年代不详,寺院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依地势而建,主要建筑有正殿、南殿、东西配殿、痘神庙、山神殿、文昌阁、关帝庙、地藏殿、罗汉殿、比丘庙等。其中南殿、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南殿面阔三间,进…详情 ▷

文物保护

吴城遗址吴城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至汉地址:偏关县南楼沟乡吴城村又名“吴王城”,文化内涵包括庙底沟二期、龙山晚期、东周、秦、西汉时期。城垣南北1米,东西5米,残高35米,夯层9——12厘米。地表采集物有陶片、瓦和瓦当,可辨器型有罐、盆、鬲、瓮等,纹饰有篮纹…详情 ▷

文物保护

岱岳庙岱岳庙(第二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河曲县城关镇东6公里岱岳殿村西据寺内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功德幢记载,创建于金天会十二年(1134年),后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庙坐北朝南,建筑规模不大,自成格局,占地面积325平方米。中轴线上分布山门…详情 ▷

文物保护

位于河曲县北城墙下的北元村中。城楼单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21米,南北宽2米,高12米,为砖石结构。楼门前有一约高三米的大月台,楼内结构为九窑十八洞。楼顶长18米,宽约17米,四周均有垛口和了望孔。楼顶原有寺庙一座,其大部已拆,现存照壁一通,其正面雕一大“佛”字…详情 ▷

文物保护

位于河曲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旧县村南门外。创建于大明万历年间,明末被农民起义军烧毁,清顺治年间重建。海潮庵随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寺庙坐北向南,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小巧玲珑。寺外山环水绕,古槐参天,寺内松柏常青,香烟缭绕。海潮庵风景秀丽,气势宏伟,寺内佛像栩栩如生,石…详情 ▷

文物保护

雁门关堡,位于代县雁门关雁门关村中。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宽约2米,东西长约5米,现存东墙残长约2米,西墙残长约25米,南墙残长约3米,北墙残长约5米。基宽455米,顶宽53米,残高56米。墙体为土、石、砖混筑,外侧包砖。有东、北二座城门,东城门砖券顶,拱内侧高44…详情 ▷

文物保护

平型关堡,位于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平面呈矩形,周长15米,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保存情况一般,此堡设有三门,即东门、南门、北门。东门已全部损毁。南门现存底部情况:宽25米,高34米,进深56米,现存城楼残高51米,建筑情况不明。此堡南北门外均有翁城,南门瓮城已毁…详情 ▷

文物保护

延庆寺延庆寺(第六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五台县阳白乡善文村始建年代不详,占地14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院内中轴线上现存二门、大佛殿、东西配殿。大佛殿为金代遗构,余为后人在原址上改建。大佛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详情 ▷

文物保护

广济寺大雄宝殿广济寺大雄宝殿(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五台县城内西大街北侧俗称西寺。始建于元至正(1341一1368年)年间,明清两代局部予以修葺。现存建筑大雄宝殿及殿内塑像为元代原作。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29平方米。殿前筑月台前檐当…详情 ▷

文物保护

南禅寺大殿南禅寺大殿(第一批国保)时代:唐地址: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李家庄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该寺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德中建中三年(782年)据寺内大殿西缝平梁下保存“因旧名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癸未时重修法显等谨志”,是寺重建年代之证。…详情 ▷

文物保护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位于五台县城东45公里的松岩口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6月17日,加拿大员、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同志从延安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金岗库村,被军区司令员聘请为军区卫生顾问。6月19日赶到军区后方医院驻地松岩口村,辛勤工作近四个月。亲自设…详情 ▷

文物保护

罗睺寺,位于五台县台坏镇杨林村。坐北朝南,东西长11米,南北宽189米,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创建于唐代,初名落佛寺,宋代维修,明弘治五年(1492)重修,万历年间(1573162)重修,清康熙时改为黄庙,常住蒙藏喇嘛。现存建筑除东西偏院为现代建筑外,余皆为明、清…详情 ▷

文物保护

殊像寺坐于山西省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殊像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面,狮子沟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详情 ▷

文物保护

尊胜寺始建于唐代,当时称善住阁院;明万历十九年复修后改称为尊胜寺,清同冶七年作了部分补修。寺内清康熙二十四年碑记载有该寺的历史。尊胜寺坐北向南,上下五层。在中轴线上排列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大士殿、藏经楼、诸天殿、五文殊殿等六进殿宇,再加上寺院对面的观音殿,共七座…详情 ▷

文物保护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东南。据《清凉山志》记载,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寺院除几座墓塔外,全部被毁。唐大中十一年(857)由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金天会年间(11231137)于寺内前院两侧建文殊、…详情 ▷

忻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共386个/13页,当前第【12】页
忻州市相关内容
忻州市地名介绍
忻州市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