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物保护单位-P20
岳飞城遗址位于荆门市东宝区团林铺镇莲花村,汉代遗址。因相传岳飞屯兵于此而得名。面积约2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左右。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网格纹,器形有罐、壶、缸、瓮、盆及筒瓦、板瓦等。(第三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谢家湾古冶铜遗址位于钟祥市东桥镇金店村白果树湾,东周遗址。面积约3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暴露出炼铜矿渣。采集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纹饰有戳印纹、绳纹,器形有盆、豆、罐、鬲、鼎及范、筒瓦、板瓦等。(第三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边畈遗址位于钟祥市九里回族乡边畈村余家山头,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1984、1986年两次发掘。出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质黑陶,纹饰有弦纹、按窝纹,器形有鼎、豆、罐、碗等。(第三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东山宝塔位于荆门市东宝区东宝山主峰太平顶。始建于隋开皇十二年(592),明代重修。八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砖石塔,通高333米,石砌塔基,边长383米,高6米。八角各雕托塔力士一尊。底层西北辟门,高195米,宽1米,额书塔铭“长林头角”4字,有半圆形拱券甬道通内室。第一…详情 ▷
赵王墓位于东宝区烟墩镇车桥水库库底。传为宋赵王之墓。封土底径约26米,残高9米左右。暴露出砖砌墓室,为仿木建筑式样,由甬道、墓门、前室、过道、后室组成。墓门前后两到大门用高18米、厚8米大石雕成。前室方形,转角砌高2米的半圆形柱八根。后室平面八角形,也有八根柱子,…详情 ▷
小皇陵位于钟祥市郢中镇高庙村蒋家庙西北4米。墓主范氏,明世宗嘉靖皇帝之奶媪,封一品夫人。墓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封土底径约2米,残高25米左右。墓前神道长25米,依次相对排列石狮、羊、骆驼、马、武士各一对及立碑一通、龟趺二座、华表一对、牌楼一座。碑文记载嘉靖三十九…详情 ▷
古墓群位于沙洋县十里铺镇,东周、汗墓群。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分布于黎明、新桥、建阳、王场等十余村的山冈上。现存墓群(葬)4余座,大部分封土保存完好。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左家坡遗址位于钟祥市九里回族乡南,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黑陶和灰陶,纹饰有弦纹、刻划纹,器形有鼎、碗、盆、豆、钵、圈足盘等。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杨家庙遗址位于钟祥市长滩镇金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2米。暴露出红烧土。采集有石斧、刀、凿和陶片。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质红陶和黑陶;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刻划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鼎、豆、罐、杯、碗、缸、壶形器…详情 ▷
马家寨遗址位于钟祥市东桥镇金店村土房湾,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4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52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黑陶次之,纹饰有篮纹、绳纹,器形有钵、盆、罐等。属屈家岭文化。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崔家台遗址位于钟祥市长滩镇先锋村北5米,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3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2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纹饰有按窝纹、弦纹、篮纹,器形有鼎、盆、罐等。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找鹰台遗址位于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雷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4米。采集有石斧、凿、铲、箭簇和陶片。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黑陶次之,纹饰有弦纹、绳纹,器形有鼎、碗、盆、罐、豆及纺轮等。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罗山遗址位于钟祥市胡集镇罗山村七组,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22米。采集的陶片为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弦纹、绳纹,器形有鬲、豆、罐、盆、瓮及筒瓦、板瓦等。…详情 ▷
乐堤城址位于钟祥石牌镇乐堤村荆台西5米,面积约为225万平方米。四面有土城,城垣残高15—4米,宽1—2米。护城河宽6—8米。土城东称熊堤,西称乐堤,南称南堤,北做成台渠。城内有大小土台约1处,文化堆积层厚约2米,采集的主要是陶器,均为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几何纹…详情 ▷
古城口遗址位于京山县永隆镇古城口村三组,遗址东南为熊店,西南6米为曾田关。城址为长方形,南北向,南北各有一个城门,城墙南北长12米,东西宽5米,城高17米,宽14米,为土城。…详情 ▷
三王城遗址位于京山县三阳镇三王城村,该遗址地处富水河西岸的二层台地上,为三个巨大的园形土台组成,整个面积约15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文化层最厚处达2米,采集标本有打制石器、陶器、石杵、石斧等,陶器有鼎、碗、罐、鬲足筒瓦、板瓦等。…详情 ▷
上刘家畈遗址位于京山县石龙镇梭墩村,该遗址地处司马河东岸一坡地上,遗址南2米为刘家畈湾,西端为司马河。遗址南北长15米,东西宽6米,面积约9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约1米,采集标本主要为陶器,陶质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少量黑陶,纹饰有兰纹和方格纹,器类有鼎、罐、碗等。…详情 ▷
石女山遗址位于京山县永隆镇石女山村,该遗址地处平原地区的独立山头之上,山顶为一不规则的圆形,地势平坦,面积约7平方米。遗址除东部为小丘陵外均为平地。遗址东南有田家湾遗址、田家山遗址,北部6米有拜将台遗址,西6米为陈家挡朱家湾。该遗址文化层厚约12米,采集标本有石器…详情 ▷
岳飞城遗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里铺镇北面8公里处、27国道鸦雀铺南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5公里。据载,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飞受命抗击金兵,曾在此拓置城堡,岳飞军进驻8年,故名岳飞城。近数十年,岳飞城遗址上先后出土石斧、石凿、…详情 ▷
白云楼位于荆门城区青龙山西麓,坐东朝西,西接白云大道,东枕焦枝铁路。它是一处宗教性建筑物,相传唐朝道教著名人物吕洞宾曾于此。其建筑群体宏伟,风格独特,保存至今的石雕、石刻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2年省人民政府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楼建筑群体由…详情 ▷
文峰塔,又名文风塔、白乳高僧塔,座落在湖北省钟祥市郢中镇古城东西隅的龙山之颠,始建于唐僖宗广明初年。据载:“塔在弥勒院(龙山报恩寺前身),昔黄巢戮一僧,刀方加,白乳流出,巢异之。邦人敬礼,累土为浮图。”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年)重建为圆形实心砖石塔,由地宫、塔…详情 ▷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钟祥城区北部距市中心约1公里是明代文物旅游景点,始建于弘治之年(1488年)后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皇帝南巡承天府对殿宫进行了扩建。兴王府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兴献王的藩府,也是嘉靖皇帝出生发迹处。兴王宫旧有龙飞、隆庆等殿,卿云、凤翔…详情 ▷
明代梁庄王与王妃合葬墓,位于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面积约6万平方米,现存内外茔园北半部基址、封土和地宫。曾经发掘,出土文物51余件,其精美程度与数量在目前发掘的明代藩王墓中居于首位。该墓对于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特别是明代藩王葬制具有很高价值。(第五批)…详情 ▷
荆家城遗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毛李镇付黄村,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6—65年。遗址西倚一座自然土岗,东、南、北三方均为平坦的稻田,遗址处在高出三面稻田8米左右的平岗上,极像一座平地拔起的城池,因此,当地群众一直沿袭称之为“荆家城”。城址四方各有一门道,分别…详情 ▷
和尚垴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周代遗址,位于阳新县白沙镇红星村,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9~3米,包含大量炼渣,地面采集有石斧、石锛、石刀、陶片等。该遗址对于研究鄂东南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矿冶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详情 ▷
挹江亭,六角二层,飞檐,绿瓦红柱,清幽古雅。亭面南居中,匾额横悬,匾额上“挹江亭”三字为时任国家副主席并题写。196年1月19日,早餐后,董老(董必武)在海观山宾馆主楼会见了黄石市委,市人委的部委以上负责人,各大型厂矿主要负责人,市县劳动模范,并和大家在“临江楼”…详情 ▷
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位于黄石市铁山区。整个采场东西长24米,南北宽9米,上下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8万平方米。最早开采于三国时期。1893年,大冶铁矿正式投入大规模生产,一直持续到23年露天开采才告结束。大冶铁矿露天采场是中国第一座采用机械化开采的大型露天矿山,…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