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物保护单位-P52
老佛亭桥位于鼓楼区光禄坊南侧,跨于安泰河(五代罗城大濠)上,南北走向,连结玉山涧。桥为石梁桥,长535米,厚3米,桥面由四条长535米,厚37米石条架成。有石望柱、栏板。东侧桥梁刻题识“万历壬寅年(万历三十年,西元162年)仲春日立”。始建五代,明万历三十年(16…详情 ▷
光禄吟台光禄吟台又称“玉尺山”,福州名胜,位于鼓楼区光禄坊8号光禄坊东北口,宋代法祥院遗址。宋熙宁三年,光禄卿、福州太守程师孟常游此,篆“光禄吟台”。清时,林则徐在此放鹤,“同光派”福建代表人物陈衍、郑孝胥、林纾等也常在此聚会作诗。光禄坊内的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详情 ▷
观音桥在福州市鼓楼区西门安泰河与文藻河(即大航桥河残留)交汇口西。北通文藻北路,南接驿里。旧名虹桥,据《榕城考古略》载:因桥旁祀有观音大士,故名观音桥。单孔石拱桥,桥长85米,宽51米,跨度5米。桥面横铺石板15块,南端石阶四级,北端两级。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板六块(…详情 ▷
金斗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西口,是联接仓门街、通湖路的通道。桥为石结构,总长12米,桥宽37米,跨度为47米。桥面由四条长54米、宽75米、厚2米石板条铺成。桥东向有台阶七级,西向八级。望柱6根,栏板4块,栏板上有石刻“古金斗桥”。1992年以“琼河七桥”之名公…详情 ▷
怀安衙署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淮安社区江边,宋咸平二年(999)至明武十二年(1379)为怀安县衙署;明万历八年(158年)撤怀安县,县治废;清代改为怀安递运所,改建为悬山顶,穿斗架二进民居。建筑占地192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庭院均用工整的条石铺地。衙署两边的围墙已毁…详情 ▷
白马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义州街道白马河上,建于清末,为福州木帮商会集资建造。东西走向,石构平梁桥,三墩四孔,不等跨,墩船形,桥长74米,宽3米,望柱23对栏版22副,多次重修。民国33年(1944年),福州第二次沦陷,日军在此残酷屠杀百姓、污辱妇女,成为日本侵略福州…详情 ▷
马尾圣教医院位于马尾区马限山西南麓,包含医院门诊楼一座,院长公寓一座。由英国圣公会布道会在光绪二十七年(191年)设立。该医院由英国驻福州副领事梅医生担任首任院长。直至民国十四年(1925)英国圣公会撤离马尾,将医院交由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长乐教区接管。该医院由美…详情 ▷
安泰桥唐天复元年(91),王审知筑罗城,南扩至利涉门,在门外护城壕建利涉门桥,后名安泰桥。石拱桥,单孔,跨11米,宽6米。桥岸均用规整条石砌建。《榕城景物考》载:“唐天复初,利涉门为罗城南关,人烟锈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萧管从柳阴榕叶。”宋宣和年间(1119…详情 ▷
西关水闸位于福州市环城路北段。元至元三十年(1294年)建。福建省局北侧桥旁。闸高445米,宽6米,闸槽旁刻“时大元至元三十岁次甲午十一月丁丑吉日福建行省宫高兴等亲造。”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馆驿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衣锦坊西口,原五代罗城大壕上。为单孔石拱桥。桥长7米,宽55米,桥面由六块石板连成。北侧桥栏板刻“馆驿桥”,南侧刻“道光戊戌年建”,有仰莲望柱4对。五代时桥跨罗城大濠。原名车桥,先为木桥。明成化十四年(西元1478年)改为石桥。因桥可通三山驿…详情 ▷
独立厅位于仓山区梅坞路9号,为桥南公益社、同盟会福建支会总机关旧址,又名“独立厅”,是福州辛亥革命的重要见证。清光绪三十三年(197)四月,刘杰、林雨时、陈毓鑫和王鸿滋等人向清政府注册成立桥南公益社,举郑祖荫为社长,名义上办理劝葬、戒烟、施医、救火等公益事业,暗中…详情 ▷
高氏文昌阁位于台江区双杭街道上杭路134号。大门面临上杭路,前部为高氏祠堂,建于清代早期。前后两进,依山势而升高,主座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第一进厅屏门阴刻描金朱子家训,文革期间被报纸糊盖,得以保存至今。后部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原为高氏书斋,坐北向南,双层楼房,…详情 ▷
高湖南湖郑氏宗祠位于仓山区盖山镇高湖村高湖市场旁,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由吏部验封司郑善夫捐资倡建,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占地854平方米,南偏东85度,由门楼、前厅、厅堂、厢房、天井等组成。门楼为牌楼形式,檐下如意斗拱出跳,重檐悬山顶,大门处有一对石抱鼓。进…详情 ▷
现存的法海寺位于于山北麓罗山,座南朝北,沿中轴线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山门砖砌门楼,为近年建。首进天王殿,面阔三间,石柱上接木抬梁屋架,单檐悬山顶。左右各带一附楼,为过街楼通道。殿前为停车场。二进为正殿大雄宝殿,面阔三间,石柱上接木抬梁屋架,单…详情 ▷
丹井位于凤丘山下鹤林村桂溪自然村桂兜,位于鹤林宫遗址旁。井身为圆形,花岗石砌造,深51米。井栏用整块花岗石凿成圆圈状,高1厘米,内径58厘米,外径87厘米。井栏外壁镌刻“丹井”两个大字,楷书,字径18厘米,旁款“绍熙二年重建”(宋光宗绍熙二年为公元1191年)。…详情 ▷
螺洲尚书第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江墘埕3号,悬“尚书第”横匾,是陈若霖故居建筑群的一部分。该建筑原为陈若霖三子、九江知府陈景曾的住宅,与赐书轩(江墘埕2号)之间有小门相通,庭院中有活动戏台。由陈景曾的后裔出资修复。…详情 ▷
陈文龙尚书庙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后洲坞尾街。坐北向南,双坡顶,封火围墙。正门横额“敕封水部尚书”,左右小门额“覆忠”、“蹈义”墙基堵石刻“民国十年东西社捐造石基全座”。殿堂面阔五间,深七柱,高65米,占地面积约1平方米。祠厅正面石廊柱有林则徐手书楹联:“节镇守乡邦,纵…详情 ▷
三山会馆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洋中街道横街巷56号。建于清道光年间,木结构,为江、浙两省在福州市布帮商会造。根据《明清福州会馆概介》:江浙两省的绸布业公帮在福州城市内外各合建了一个会馆,因是跨省性的,不标“江苏”或“浙江”名称。城内的会馆在春育亭(俗呼“仓前河沿”,在通…详情 ▷
英国驻福州副领事馆位于马尾区马限山顶,建于清同治九年(187),同治十一年(1872)竣工。包括副领事馆、监狱各一座,由英国工程处上海办公室的建筑师博伊斯设计。副领事馆实为娱乐场所,为单层砖木结构、带有殖民地风格的建筑。现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英国在福州除设有领事…详情 ▷
公正古城墙,位处鼓楼区观风亭西侧。相传为汉无诸冶城的东城墙遗址,晋建子城及唐、宋、明三代建的城垣皆沿用旧址。城墙残高约四米,残长约一百五十米。1992年11月被福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墙西五十米,城墙东、南、北各十米。…详情 ▷
萨镇冰附葬于其父萨怀良墓中,墓位于福州市西郊火峰山南麓(今172医院后山坡上),坐北向南,如意形,面宽565米,深113米。二层墓埕,三合土夯筑。墓碑为青石,高62厘米、宽84厘米。碑面镌刻:“雁门,清怀良萨公乔梓寿域,光绪乙酉年孟冬吉旦立。”楷书,字径9厘米。墓…详情 ▷
鲁贻图书馆位于仓山区麦园路13号(麦园路、立新路口),建于民国33年(1944年),占地3692平方米;为前半部分一层、后半部分二层、带有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近代建筑。建筑原为二层砖木结构民居。民国33年(1944年),江秀清等人为纪念黄展云而创设图书馆;当年1月,…详情 ▷
桂斋在荷亭西北侧,原为皇华亭故址。新建的“桂斋”由前后两院组成,北院为桂斋正厅和“林文忠公读书处”组成,庭院西侧有游廊和碑亭。南院为假山鱼池,有六角亭及石拱桥各一。桂斋东面院外为禁烟亭,建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六月,平面正方形,四角方形混凝土柱,西式叠涩檐…详情 ▷
苍霞洲基督堂位于苍霞洲文通弄17号,占地面积1多平方米。建筑为红砖砌筑,单层带地下室,立面呈英国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风格(属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一种)。教堂正面朝东,主体为礼拜大厅,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平面,可容纳1人礼拜,木三角屋架,小青瓦屋面。教堂主立面朝西,立面三…详情 ▷
陈伯谅坊位于阳下乡西亭村,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陈伯谅,字执之,弘治十七年进士,官至御史,为两京学政提督。乡人为纪念其功而建牌坊。坊四柱三门,牌楼式高4米,宽38米,由优质花岗石精雕细琢构成,坊匾正面阴刻楷书“两京文衡”,背面阴刻楷书“恩封豸史”。1987…详情 ▷
通江门位于海口镇东南老街一侧,门西南向,门高约四米,洞口高约25米,据记载,海口民城全长28多米,为一不规则圆形,城上建有敌台七个,警铺24个,女墙165座,共建有五座城门,西门名起龙门,门匾“风云会合”;西南门通江门,门匾“澄江如练”;南门擢桂门,门匾“浴日天香…详情 ▷
明万历二十七年(西元1599年)万安千户所所官刘侠等募捐而建,是万安所城祝圣寺的组成部分之一。祝圣宝塔平面八角形,式花岗石结构,高七层18米。基座为莲花,狮子浮雕,两尊塔神雄视海面。塔身内侧有花岗石罗汉浮雕,造型各异;塔内有石阶拾级而上,沿“乙”型台阶可拾级至顶;…详情 ▷
天心永乐禅寺,深藏于武夷山中的一座佛教名刹。初建时称为山心永乐庵。“山心”,指其地理位置而言,因名刹坐落于武夷山方圆12里的景区范围中心,故名。名刹的建筑在明清之际就曾辉煌一时,当时寺庙的中轴线上建有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库房、斋堂、禅堂、客堂、…详情 ▷
郭柏苍家族墓系郭柏苍历时4年营造的家族墓,占地面积5平方米,坐东向西,由四座大墓和若干小坟组成。葬郭柏苍祖孙五代人及其岳父母,计5多人。四座大墓面阔7米,进深28米。其中北侧的三座大墓连为一体,三合土夯筑,五级墓坪,墓前立石人、石虎、石马、石羊。石人背刻:“郭氏墓…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