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57
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李家大屋)位于长沙市浏阳市永和镇永宝村(原石江村)。193年7月27日,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何键调集所有的部队,在蒋介石、何应钦的援助下,从南北两路夹击长沙。红三军团鉴于形势严重,8月5日主动撤离长沙,向平江、浏阳方向转移。何键立即布置重兵追击…详情 ▷
许光达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许光达(1981969),原名德华,湖南长沙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师范学校,参加。1925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考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冬,转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炮科学习。大革命失败…详情 ▷
中共苏皖省委旧址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太平村,时代为抗日战争,类别为近现,面积为16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24]11号。保护范围:旧址东、西、南、北各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北各2米。…详情 ▷
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林路将军山东南麓。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79年,占地13余亩。陵园主体建筑群由福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军人墓、长安堂和办公楼等组成。建筑面积4941平方米,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气势雄伟,庄严肃穆。文林山革命烈士陵…详情 ▷
余长钺烈士陵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阳下村东边的统子坪山西北坡上。余长钺烈士,1918年1月18日生于福清县阳下村。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人民政府福清特派员、共青团福清县委书记、中共闽中特委委员等职。1934年与陈金来、陈炳奎等领导“南…详情 ▷
龙高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福清市高山镇高山村公园内。1947年,中共福清县工委及其所属的龙高、东张、琯口3个区工委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准备开展自卫游击战争,以东张灵石山据点作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的指挥中心。4月,龙高区工委集中武装人员准备攻打高山镇,但行动因联…详情 ▷
福清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龙山街道瑞云塔附近。自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福清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英勇的革命斗争。许多优秀儿女受尽折磨、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山越岭,渡江涉水,与福清游击队胜利会师,并于15日攻克…详情 ▷
193年1月3日至2月1日,中共中央巡视员金贯真巡视温州、台州后,在瑞安东区肇平垟共产党员谢景畅家主持召开了永嘉中心县委第二次扩大会议。永嘉、瑞安、平阳、青田、乐清、玉环、泰顺等县的表共5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六届二中全会精神,研究了党组织整顿和发展工…详情 ▷
草茅庵,位于余姚市洪山乡余鲍陈村约25公里的山岗上。是一座较为典型的庵堂建筑,座东朝西,九开间木结构正殿,通面阔3275米,通进深89米。抬梁式梁架,硬山屋面,系清末建筑。草茅庵是四明地区迄今为止保存较好,建筑特色较浓厚的一处宗教建筑。更是浙东革命斗争史上著名的草…详情 ▷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晓岭街“小源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浙东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现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址现开辟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列室。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是目前我…详情 ▷
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临时代表会议旧址在梁弄镇东北的原正蒙学堂。正蒙学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6),是由黄守斋先生创办的一所著名学校,校名目正蒙,有“蒙以养正,匡扶正义”之意。校舍分前后两进,座北朝南,依次为月宫形大门、天井、前进七开间平房,天井,东西厢房,后进五开间…详情 ▷
浙东区委旧址,在余姚市梁弄镇横堪头。中国浙东区委员会1942年7月(一说8月)成立于三北,下辖三北、四明、会稽、浦东四区的地委,统一领导浙东地区的党、政、军工作。1943年4月下旬进驻梁弄。旧址是一木构旧式民房,有正屋9间,厢房4间,都有楼。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详情 ▷
193年7月,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以姚北开明乡绅费德昭的余姚纠察队(原为浙东人民自卫军)为基础,扩大革命武装,择时在三北一带举行农、盐民革命武装暴动。时任中共余姚县委副书记的扃奉命,会同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的史济勋、中共余姚县委委员胡尧田二人与费…详情 ▷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我国进入了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慈溪县岐山乡五洞闸村的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1952年组织了集体所有制形式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民14户,耕地14991亩,社员土地除少量自留地外,全部入社,耕畜、大中型农…详情 ▷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湖畔的金仙寺内。1942年8月,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开展灰色隐蔽斗争的指示,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在金仙寺成立,何克希任司令,连柏生任副司令,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刘亨云任参谋长,张文碧任…详情 ▷
慈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纪念碑筹建于199年,至1991年4月与1993年夏分别竣工,1995年清明节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坐落在慈溪市浒山街道峙山公园西侧脉云山北坡,建筑面积858平方米。北楼大门额镌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慈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名,底层为瞻…详情 ▷
慈溪市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村湖口湖西山北坡,始建于1958年1月,1966至1982年间进行了3次改建,1985年慈溪县人民政府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总占地面积约53平方米,是慈溪目前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陵园由大门、广场、纪念碑、烈士墓…详情 ▷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撕下了和谈的假面具,公然向全国各个解放区和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为贯彻执行党中央由防御转为的战略部署,1945年,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国民党反动派乘势而入,再度笼罩三北大地。面对中共慈镇县工委领导开展的武装游击斗争和群众斗…详情 ▷
1941年4月,日本侵略者连陷绍兴、镇海、宁波、慈溪、余姚等地,并开始向乡村扫荡,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为粉碎日寇“扫荡”计划,建立三北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分批挺进三北敌后。5月1日,中共浦东工委派姜文光、朱人侠率领“淞沪五…详情 ▷
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山沟沟景区下余村茅塘自然村。为一徽式建筑,现为民居。曾作为新四军随军被服厂。该民居建于2世纪2年代的盛家,外为高墙头,小青瓦,内有两层皆为木制结构,镂空木窗、梁木雕有凤凰扑牡丹的图案,上层为小。墙门外朝东砖墙上有抗日标语。1945年,粟裕率新四…详情 ▷
中共常熟特别支部活动旧址在城区通江桥路12号,原系中共常熟特别支部成员曾雍孙住宅中的一间书斋,名“亦爱庐”。为第二进东厢房,平面呈凸型,九架梁,卷棚轩,通面阔47米,通进深455米。旧址基本保持原貌。1926年2月,共青团江浙区委候补委员、中员曾培洪(李强)受中共…详情 ▷
中共常熟县代表大会会址虞山北麓兴福寺后山腰处的联珠洞。洞口高174米,洞口宽36米,洞深达155米,洞内宽1178米洞内高177米。洞顶有孔漏下终年长流之山泉,四散如珠联贯而下,故名。洞口镌“联珠洞”三字。洞前本有清同治间所建联珠庵,已毁。1928年7月,中共常熟…详情 ▷
谭震林召开何市各界人士代表会议会址在支塘镇何市中心小学内。原为桂村公园中的一幢大厅,俗称“四面厅”。歇山顶,厅通阔131米,通进深117米,檐高33米。1985年重修,现为何市中心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面厅”匾额系邑人周文在将军所书。194年盛夏中,谭(化名林…详情 ▷
常熟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虞山东麓桃源涧下。1984年奠基,1988年清明节落成开放。占地面积7亩。门楼镌刻叶飞将军题书“浩气长存”额。入园过平行的石拱桥,即为祭扫广场。广场上矗立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碑系钢筋混凝土结构,以花岗石贴面,高117米。碑后为象征性的…详情 ▷
常熟县人民抗日自卫会成立会址位于董浜镇徐市寺泾桥村。为徐姓住宅,原有建筑5进,今尚存平房4间(含东侧单间厢房),坐北朝南,硬山顶,通面阔137米,通进深7架77米,檐高31米。1984年全市文物普查中确认其为常熟县人民抗日自卫会成立会址。194年8月2日,常熟县人…详情 ▷
古里十八抗日烈士墓在古里镇北烈士陵园内。坐北面南,占地约四千多平方米。主体为纪念碑,正面镌文“革命烈士纪念碑”,后为中共古里镇党委、古里镇人民政府所题的祭文。墓地入口处设有墙和门柱,墓门上端镌“烈士陵园”。安葬的范金山等18位于1939年抗日中牺牲的烈士遗体。墓地…详情 ▷
谢桥三烈士墓位于常福街道明晶村青松苑内,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之墓,并立纪念碑一座。碑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型,顶端呈尖顶,花岗石做成。正面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下面有着花圈型浮雕。背面雕有“中国共产党常熟市虞山镇谢桥管理区工作委员会…详情 ▷
辛庄抗日碉堡群位于辛庄镇华欣村和合泰村,原有四座,现存3座(合泰村1座、华欣村2座),3座碉堡的建造样式相同,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约5米、宽约4米、高约3米,厚度约5厘米。其均邻河而筑,面向河道面设有方形射击孔,背面开有小门,高18米、宽8米,供人员进出。据考证该…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