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文化旅游景点
桑植县农民协会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东正街。1926年底,湖南省委派谢泽智为特派员来桑植帮助发动和领导农动。1927年4月,在此成立桑植县农民协会,由王荫兰、陈侠南等人组成,同时由陈月英、陈祝英等人组成县妇女协会,提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到土豪劣绅”等革命口号…详情 ▷
红军寄养医院旧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龙凤塔村横塘湾组。1935年,红二、六军团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前,将23名伤员寄养在桑植县洪家关横塘湾。当地群众将伤员安置在此,为养护伤员,既要与当地武装周旋,又要克服重重困难,为伤员备粮备药,有的利用纺纱绩麻,甚至变…详情 ▷
慈桑县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空壳树乡罗家坪村。1935年2月,敌人对湘鄂川黔边根据地开始了“围剿”行动,企图趁红军在湘西立足未稳之机,迅速地将我军孤立,限制和消灭于湘鄂西部边境地区。红军根据关于“要利用湘鄂敌人指挥的不统一,集中优势兵力,先抓敌人弱点,不失…详情 ▷
红军赤溪河战役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利福塔镇赤溪村。南岔战斗后,敌人不甘心失败,狂叫要血洗桑植。敌步三团团长向子云率二千余人向桑植进犯。1929年7月13日晚,贺龙率红四军全部撤出县城,埋伏在柏家冲、八斗溪、梅家山、西界等地,巧布“空城计”,诱敌上钩,截断退路,然后…详情 ▷
红军南岔战役遗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南岔村南岔渡口。南岔渡口在桑植城北75公里的南岔南面,是澧水河上摆渡的码头。渡口地据澧水要津,是解放前上通川鄂、下达津澧的要道。1929年6月上旬,趁桑鹤联防“剿匪”指挥陈策勋与军周朝武部在桑植互相倾轧之机,贺指…详情 ▷
莫家塔红军洞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廖家村镇莫家塔村红军洞组。1931年秋,反动派趁贺龙率红军主力东下洪湖之机,对桑植、鹤峰中心苏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保卫苏维埃政权,红军留守在这个地区的部队是土家族连长向国宽带领的一个连队,在红岩洞建…详情 ▷
红花岭红军战斗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长潭坪乡刷珠溪村红花岭组。1933年8月初,夏曦、卢冬生率领七师回到鹤峰的时候,正逢敌三十八旅潘善斋联合当地团防向鹤峰苏区“围剿”。当时的苏区只有鹤峰一座县城,而巩固现有苏区的任务,实际是要以鹤峰县城作为依托,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基层…详情 ▷
洪家关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桑植县城北13公里的洪家关罗家台山上,山有数峰,惟此峰突出,松柏层林,郁郁葱葱。从山脚至山顶共有28级石阶,沿石级直径而上,分两个歇息点,直抵塔身,可谓雄伟壮观。纪念塔高15米,钢筋水泥结构,基座呈正方形,塔座正面刻碑文,塔身直书“革命烈士…详情 ▷
桑植县烈士陵园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台。桑植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周逸群、贺龙受党中央派遣,于1928年2月辗转来到桑植…详情 ▷
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陈家河镇黄木潭居委会。1935年2月至4月,蒋介石为“剿灭”红二、六军团,以8个师兵力进行外层堵防,采取分进合击、严密堵防、攻堵结合的手段逐步压缩包围,根据地缩小到永顺塔卧、龙山龙家寨一带狭小地区。对此,湘鄂川黔省委、军委分会决定二、六军团…详情 ▷
【八圣官】座落在桑植县城楠木山顶,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6公顷。富为两进,头进为火殿,二进为两层楼阁,供奉孚佑帝君、文昌、武桓侯、观音、王母、九天司命等八圣菩萨。四周为封火砖墙。登临斯宫楼阁,可鸟瞰全城。1925年,澧州镇守使贺龙回乡祭祀,为弘扬传统文化,争取桑梓文…详情 ▷
【文庙】亦称圣庙、红庙。在桑植县政府院内。清乾隆年间建造。座北朝南,前临大街,后依城墙。长1米,宽6米,红墙环绕。前立甬壁,东西开耳门,分别楷书“道贯今古”、“德配天地”于上首。耳门后有长8丈宽4丈的石板小坪,是每年春秋宰牛祭祀处。坪后5级石阶上,有立高12米、长…详情 ▷
【朱家台西汉墓葬】在桑植县城朱家台庙湾,发掘西汉墓葬9座。墓室呈东西偏3~4”方向。遗骸棺木腐朽无存。有长方形竖穴墓坑7座,楔形竖穴墓坑和竖穴二层台坑式墓室各l座。除l座用红土拌合白膏泥精细夯筑外,余均未夯筑。墓底平整,填五花土及洗矿土。随葬物有:铸大篆“五铢”及…详情 ▷
【朱家台战国墓群】位于桑植县城朱家台中段。共25座墓葬,均为东西向单独长方形墓室。竖穴窄坑,墓口略大于底,四周规整,底平,墓室较浅。墓主及棺椁腐败无存。其中16座墓中,有随葬品68件。包括陶器61件,铜、铁器及琉璃器各2件,石罄l件,泥质黄灰褐宰陶高颈罐3件,盂4…详情 ▷
【朱家台商代墓葬】位于桑植县城朱家台高湾、吴家谤,各有商代墓一冢。棺木遗骨无存,有陶制品罐、豆、釜的碎片,清晰可辨。罐系夹沙陶,卷沿平底,圆唇及尖圆唇,饰绳纹、方格纹及多戳印纹。豆为泥质黑陶之折盘内弧和圆盘弧腹形,尖圆唇,卷沿和平沿底,亦饰多戳印纹及方格纹。釜系夹…详情 ▷
【老司城遗址】即桑植地方军民宣慰司署址,在县城北5公里荒溪、今沙塔坪乡茶盘口村官屋场,乃向姓另一支土司古城。宋史载:绍兴七年(1137),“湖广靖康以来,盗贼盘踞……独向思胜等5人亲号溪洞归朝,誓掌防拓,卒能保境息民,授湖广桑植等处军民宣慰使职,约束苗民,拥有上下…详情 ▷
【下峒长官司治遗址】在桑植县两河口乡下洞街,距县城西北25公里,由向仲贵创建,袭12世36年。清雍正改土归流后,仍于此建巡检署衙,设义学直至清末。城垣南北座向,北依龙颈山,澧水南源自西南环城逶迤东流。一色木构房宇,呈“丁”字布落,长1公里,宽5米,占地近2公顷,其…详情 ▷
【中峒长官司衙遗址】先后营建于桑植盐井塘和永顺堡子溪。盐井塘,土语称“车革”,在上洞街乡长岭岗,距县城5公里,明宣德4年(1429),向仲爵于此建中峒司署,下传9世至向世贤,其“思车革土瘠民多,日后子孙难以斯基域”,将司署改为官厅,留摆手堂为祭地,令向忠明守此,移…详情 ▷
【上峒长官司衙遗址】今桑植上洞街乡政府驻地,距县城西45公里,是桑植一向氏土司治所。据柿溪州志)和清乾隆桑植县志载:(柿溪州首任宣抚使)向克武,其先系南京珠市街汪阁土地人氏,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奉调平柿溪蛮,功授柿溪军民宣抚使职,于斯地设衙建城。明永乐二年(1…详情 ▷
【充县及临澧县城遗址】即今桑植县城澧源镇。原称瓦窑岗,在澧水及其支流酉水交汇处。清乾隆《桑植县志》卷之一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2年)置充县,东汉因之。”“充城即今桑植县治”(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和《湖南通志》)。清《直隶澧州志》亦称:“充城,在(慈利)县西24…详情 ▷
【朱家台商周遗址】1981年在桑植县城朱家台菜丘文化层遗址中发掘出商周时期陶器、陶片;在南岔月亮田采集到磨制石斧一件,呈梯形,双面刀一件,呈弧形,皆为石灰岩制成。从器物形制上看,与湘西北、湘中、鄂西地区同时期商周文物明显相似,其陶器特征以灰陶为主,绳纹、凹弦纹最常…详情 ▷
罗峪整编旧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谷罗山乡学堂堡村中乐峪。1928年7月初,桑植团防陈策勋、姜文周勾结敌人又一次偷袭洪家关,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工农革命军几经受挫,贺龙搜集失散部队在罗峪(现为谷罗山乡)进行休整。此时,湘西特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协平历经…详情 ▷
红六军团军团部旧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瑞塔铺镇瑞市居委会东黄家院子。1935年1月8日,蒋介石下令成立宜昌行辕,委派得力干将陈诚任参谋长,代行其职权,调集22个师14个团,加上地方保安部队,共3余万兵力,“围剿”湘鄂川黔革据地,企图将红二、六军团聚歼于桑植、龙…详情 ▷
葫芦壳战斗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打鼓泉乡金家坡村周家湾组。葫芦壳是座大山,地处桑植城北2公里的澧水上游西岸。山临澧水而起,陡峭险峻,高约4余米,因山有一洞如葫芦而故名。山中部的悬崖峭壁之中,一条狭窄的栈道横贯其间,长约4余米,地势险要。当工农革命军的红旗在桑植上空刚…详情 ▷
王炳南故居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高桥居委会1组。王炳南(1889—1933),名朝福,白族,桑植县澧源镇高桥人。家境贫寒,幼年读书不多,稍长务农,随父租种田管水碾,买谷碾米酿酒出售,维持全家生计,婚后曾挑煤营生。1919年,王炳南入贺龙独立营当兵,因作战英勇,…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