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旅游景点-P74
澄心寺位于横山南麓十保山西侧,前身隐居院,因南朝齐梁间“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隐居而闻名。澄心寺建于当年陶宏景读书堂故址。这里有关陶宏景遗迹甚多,其中陶宏景炼丹遗址“丹灶寒烟”是姑孰八景之一。到了宋代,横山的修练道学者已不见继者,佛教却在这里悄然兴盛起来。横门庭替换…详情 ▷
谢脁为中国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任宣城太守时,酷爱当涂青山风光,赞之为“山水都”,常五马双旌来遨游吟咏,并在山南筑室,即为谢公宅。宅前一小池,传说为谢脁所凿,人称谢公池,又名谢公井。池水翁然,水味甘冷,从未枯竭,池中有“千年红鳞”,史称“元晖古井”。后来他冤死于狱中,…详情 ▷
古昭关遗址东有马山、西有城山,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两峰对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宋名将张浚曾在此依山筑城,抗击金兵,取得重大胜利。关隘原建于两山谷口北坡,全系青石砌成。南口门头石上刻“昭关”二…详情 ▷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年至56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4次考古发掘发现,聚落遗址内,包括居址、墓地、…详情 ▷
马鞍山钢铁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安徽省最大的工业企业。现有在职职工67万人。在近5年的发展历程中,马钢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6年代,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车轮轮箍厂,与“大庆油田”、“万吨水压机”、“”并称我国工业战线四大成就;创造了“三清、四无、漏…详情 ▷
休宁县状元县博物馆自1986年成立,24年年初,随着“中国第一状元县”资源的不断挖掘,县委、县政府着手启动博物馆的一期工程状元博物馆建设,主要是以海阳钟鼓楼为中心,由状元文化广场、状元文化陈列馆(钟鼓楼展厅)、状元阁及附属庭院等4大部分组成,并于28年被列为全国首…详情 ▷
黄山区博物馆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2年,28年3月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现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馆藏品5余件,主要类别有新石器时期的石器、玉器、陶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宋代的瓷器;明清时期的名人书画及“徽州三雕”等。其中…详情 ▷
华龙洞遗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庞汪村民组,1988年发现碎骨化石,24年,确认属史前人类活动的洞穴遗址。26年7月至1月,试掘72平方米。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下臼齿1)1枚,出土一批有明显加工和使用痕迹的打制石器、骨器。东至县政府办文件公布保护范围和…详情 ▷
清溪塔原名妙因塔,立于城东北下清溪山丘上的水闸管理所内,离城中心5公里,与百牙山塔遥遥相对,明万历29年(161)万历四十三池州知府钱槚集资建成竣工。因临清溪河后更名为“清溪塔”。亦称清溪妙因塔。此塔高557米,塔径12米,每层有拱门、景窗,拱门有虚有实。塔身内外…详情 ▷
百牙山塔位于贵池城北百牙山处,塔取山名。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池州知府陆冈建,是一座风水塔。据清光绪《贵池县志》记载,百牙山塔是“取地理补短益卑之象”,“大培池州风水之不足”而建。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制,高344米,直径668米。底层设低矮台基,转角为园形倚柱,…详情 ▷
癨园寺坐落于青阳县九华镇九华街东北、插霄峰西麓。始建于明代,称“癨树庵”,清康熙年间(~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嘉庆年间(~年)住持隆山在此重建殿宇,其规模为九华山寺院之冠,遂易今名,其后屡有修建。整组建筑坐东朝西,现存清代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光明…详情 ▷
齐山位于贵池区城南15公里处,素有“与九华之胜,并擅江南”的美誉,齐山高不过百米,方圆约5公里,山自西向东北绵延,直抵白沙湖滨,总体远观,形如伏虎昂首。齐山以岩溶地貌为主,遍山岩、洞、石、壑、泉、峡密集丛生,形成奇特幽深、琳琅纷繁的岩溶景观。史书记载,自晚唐以来,…详情 ▷
东至县烈士陵园建于1973年,占地面积5691平方米,建筑面积36平方米。园内自下而上由广场、风景林、百级台阶、纪念馆、烈士墓群、纪念碑相连而成。其中烈士纪念碑高15米,烈士墓有17座,安葬烈士4位。东西两个纪念馆共5平方米,分5个革命时期,陈列再现了东至革命斗争…详情 ▷
一、基本情况平天湖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境内,东连教育园区,北靠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接站前区,西与主城区紧密相连。其地理座标是:东经11729”28””至11734”2””,北纬337”31””至341”59””。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湿…详情 ▷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三天门聚龙寺北。住持僧宽成募建,康有为题额”华天禅寺”。僧宽成酷爱书画,尤擅画兰,与康有为交情甚笃,康有为在宽成所画兰花吊屏上题诗以酬谢。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念佛堂和禅房数间,赵朴初题额”念佛禅堂”。信息来源: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详情 ▷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九华街北原三天门处,与华天寺相邻。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现有大殿、山门殿和禅房数间,为民居式四合:。1992年起,住持尼慧莲整修殿宇,新塑佛像,香火日盛。她精进修持,积德行善,关爱生命,从1995年起先后在该寺门前拾到11名弃婴,其中…详情 ▷
地藏菩萨真身所在—九华山月身宝殿,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而九华山是与金地藏,金乔觉的名字分不开的。金乔觉(696794);系新罗僧人,俗称金地藏,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相传其人“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心慈而貌恶…详情 ▷
时代:明至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陵阳乡所村。太平山房,又名“聚德堂”,为徽派祠堂式建筑,初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多年历史。该建筑呈长方形,坐北朝南。通面阔五开间共165米,进深三大进,共716米,占地面积1173平方米。每进以走廊、厢房、天井相属,严谨有致…详情 ▷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城关茶东。该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光绪年间曾扩建修缮。整个祠堂由门楼、曲廊、享堂和寝楼组成。面阔226米,长655米,为五开间的砖木结构。门楼部分建筑面积141平方米,空间…详情 ▷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沙济乡上章村。该祠堂座落于青阳与黄山接界的黄萌岭下,坐北向南,建筑面积8872。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重建大宗祠碑记》记载:此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乾隆46年(1781),嘉庆四年(1799)完工,历时二十年。其建筑工程巨大,雕…详情 ▷
时代:唐至清榉根关古徽道,坐落在皖南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的仙寓山上,古称“徽饶通衢”。它是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亦即古时的“国道”。自唐以来徽道一直是中国南方商旅往来、文武张弛的咽喉要地。遗址始建于唐代,迄今遗存最完整的路段,全长75公里,共有台阶…详情 ▷
九华街东侧有一座闵公墓,墓主人是九华山当地的一位员外,据称闵公家产丰盈,为人慈善,每天斋僧99人。后人为纪念这位乐善好施的善人便修建了这座闵公禅寺。闵公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始建年代不详,后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现在住持释妙性法师带领下复建。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详情 ▷
心安寺初名文殊茅蓬,又名“心安禅寺”,俗称“六亩田”,位于佛教名山九华山东麓,是安徽省52座重点保护寺庙之一。它南邻黄山太平湖,东望铜陵长江大桥,北接318国道,距青阳县城不足2公里路程。所处海拔8—1米,高山环抱,俊峰笋立,竹林如海,古枫参天,环境静谧,气候宜人…详情 ▷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的九华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被誉为开创中国僧伽教育史上设立华严大学之先河,成为信众朝礼参学圣地的千年古寺翠峰寺,就座落在九华后山的朱备镇青峭…详情 ▷
天桥寺又为半山寺,俗称“吊桥寺”,半山寺古名“翠云庵”,安徽省重点寺院。小庙背依山峰,前临千仞绝壁,险峻异常。半山寺庵瓦舍5间,正中三开间为佛殿,两边为僧人住房。殿前为室内走廊,下装板壁,上安玻璃,可凭窗远眺。走廊东西各开一扇小门供出入,是步行游天台往来的咽喉要地…详情 ▷
天池寺又名天池庵,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同治时期独立出来,现为尼僧庵堂,位于东崖西麓,与太白书堂近邻,安徽省重点寺院。因院内有泉出石罅,下凿石池,名“天池”,故以此名寺(庵)。据说来自地藏王菩萨,曾在此修行打尘,并饮用过池中圣水。天池呈方口形,边…详情 ▷
东崖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东峰顶,坐落于巨岩之上,海拔871米,在此可眺望长江,俯视九华镇,仰观天台顶,环顾九华群景,佛国风光,一览无余。唐开元末年,金地藏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初来九华山居于东崖洞穴,常在洞旁岩石上晏坐清修。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诸葛节等…详情 ▷
池州城边有两座宝塔,一名百牙山塔,一称清溪塔,双塔凌云对峙,俨然池城卫士。白牙山塔位于池州城东北白牙山东端,距城1公里,明嘉靖十七年(1358)池州知府陆冈筹建,为7层6角楼阁式塔,高34。3米,底周长2。98米,直径6。68米。每层都有拱门拱窗,塔壁塑有佛龛,佛…详情 ▷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13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白来”之说。地藏寺历史悠久,相传唐时金地藏曾在此居住,留有“金仙洞”遗迹。宋朝高僧宗…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