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旅游景点介绍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县级市)梁弄镇狮子山。
1942年9月,中共浙东区委提出“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方针后,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等率区党政机关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四支队挺进四明山。1943年4月攻占四明山重镇梁弄后,中共浙东区委和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迁至梁弄,至此,梁弄成为浙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据不完全统计,从1941年5月第一批浦东武装南渡三北至1945年8月底北撤前,浙东游击纵队在各地武装力量和广大群众的配合下,作战643次,攻克上虞、南汇两座县城,摧毁敌伪据点110余个,毙伤日伪军官兵3672人,俘敌伪5525人。1945年9月浙东新四军奉命北撤后,留下少数干部和地方武装人员坚持四明山斗争。1947年初,中共四明工委成立,5月重建四明山武装三支队。1948年5月,浦东部队300多人渡海到达四明山地区与三支队会师。到年底,基本形成了以四明山为中心,东起台属,北至杭州湾,西跨富春江,南到金华、武义、永康一线,包括四明、三北等6个地区的浙东游击根据地。至1949年5月7日梁弄解放,四明山军民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据统计,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牺牲指战员958人,加上地方干部,共牺牲1000余人;负伤指战员1858人,伤亡合计300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有600多位指战员和百余名地方干部牺牲在四明山。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1973年11月开始修建,历时5年完成,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其主体工程以花岗石砌成,纪念碑高18郾5米,碑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鎏金大字,碑下平台面积3600平方米,碑后有500平方米的休息长廊,碑前台阶7层,上下石阶319级。1991年在二楼增设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沿二楼屋顶正面是“四明山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12个铜字,陈列室展出了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来100余位烈士照片和生平事迹及烈士英名录。碑园外西侧建有为浙东根据地作出贡献的著名领导人谭启龙、何克希、顾德欢、马青、张文碧等同志的墓园。1998年5月,碑园进行了扩建。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94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2月被浙江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