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城隍庙旅游景点介绍
青浦城隍庙,道教庙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城东北隅公园路。城隍作为古代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青浦城隍庙正殿供奉江南府青浦县城隍福佑显灵伯沈恩大老爷,后殿乃寝宫。青浦城隍庙殿堂建筑属南方大式建筑,现在庙内主体建筑由庙前广场、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组成。
青浦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西郊、江南水乡古城镇青浦,是青浦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万历六年(1573),重修于崇祯十一年(1638),增修于崇祯十七年(1644);清乾隆十年(1745),知县乔式祖倡捐,别建灵园于左,环以楼台,水木明瑟,曲径幽邃,花香草绿,四时若春,五十二年(1787),知县孙凤鸣踵事增修。后废。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风雨仓桑,朝代更迭,青浦城隍庙也历经兴衰。
青浦城隍庙景点介绍
城隍庙座东朝西,正门面对市河,正门门庭中有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陈莲笙题写的“城隍庙”三字。一般地方上的城隍庙都是座北朝南,庙门是朝南开的,而朱家角的城隍庙,却与众不同,庙门朝东开,这里有一段与王昶有关的故事。朱家镇城隍庙又是朱家角镇道教徒的主要活动场所。道教尊东周李侧(老子)为教主,称太上老君,有”全真道”、“正一青浦城隍庙道”、“真大道教”、“太一道”四个教派。朱家角镇以“正一道”为多。“正一道”于清代传入此地,是职业性的居家道士,平时和俗家一样,可娶妻生子,遇到法事,则穿戴道泡、道帽,手持木剑法器、焚纸符、泼法水,或为病家“驱邪捉鬼”,或为亡者超度亡灵;若遇水旱虫灾,镇民就要请道士打太平醮、做道场,以驱瘟神疫鬼、避凶趋吉。
城隍庙(公园路)
除了道教外,镇上居民还有信奉佛教者,其活动场所在淀山湖畔的上海玉佛寺下院——报国寺,每当初一、月半或是重大的佛事,信徒们都会进香拜佛。信奉天主教者,其主要活动场所在镇上的天主教堂内,共有信徒2000多人,每月的第一、三两个星期日,或是每年的“复活节”、“圣人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圣诞节”,信徒们都会参加弥撒活动;信奉基督教者,有信徒千多人,其主要活动场所在“基督教朱家角聚会处”,每逢周六、周日,信徒们就进行宗教活动;信奉伊斯兰教者,每逢“开斋节”等圣事活动,信徒们都积极参加。
青浦城隍庙简介
1958年,当地政府将其改建为博物馆。博物馆于1999年搬迁至新城区的崧泽广场。由于用作博物馆期间对内部保护良好,青浦城隍庙稍加修整,于2006年初重新开放。而西侧紧邻的百联桥梓湾购物广场也给修葺一新的百年古庙带来了超高的人气。如今庙内香火不断,香客络绎不绝。青浦城隍庙历史朱家角城隍庙位于朱家角镇中心的祥凝浜,为青浦城隍的行宫。原青浦城隍庙庙址在镇南雪南浜,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迁入样凝浜现址。
青浦城隍庙其他介绍
青浦城隍庙,坐落在上海市西郊、江南水乡古城镇——青浦。据《青浦县志》记载:“县城于公元1573年由古青龙镇迁于今址,挖河筑城,是年建庙。”通常城隍庙在古代县城的建设中都颇为重要,其地位仅次于衙署和文庙。
明崇祯年间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六年(公元1673年)、十七年(公元1674年)对城隍庙先后加以整修和增建。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知县乔式祖于庙东倡建灵园,嘉庆年间灵园更名为“曲水园”,为城隍庙的附属花园。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兵上海,清兵和美国雇佣军华尔洋枪队在青浦抵抗,城隍庙建筑大部毁于战火。光绪十年,庙与曲水园先后修复。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初四(1848年3月8日)青浦城隍庙庙前广场上曾发生英国传教士与中国民众的冲突,史称“青浦教案”。1979年5月4日,庙前教案发生地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纪念地点,城隍庙亦成为县革命博物馆所在地。
历史上,青浦城隍庙内祥烟缭绕,烛火辉煌。进香的信众接踵摩肩,络绎不绝。每年膜拜城隍神,祈求一岁之平安,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历史如何变迁,城隍的信仰在青浦百姓心中已根深蒂固。每年的城隍出巡显得异常隆重,沿途商贾置香案与店铺,百姓拈香于门庭。旌幡飘扬、鼓乐齐鸣,出巡队伍长约数里,浩浩荡荡、甚是壮观。
时和世泰,政通人和,为了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青浦城隍庙被归还道教,重新开放。2005年12月28日,举行了青浦城隍庙修复竣工暨城隍神像开光典礼,青浦城隍庙正式对外开放。
全部修复后的城隍庙有一条小河环绕,过得石桥,穿越牌楼,可至山门。正门前有石狮对望,雄捧绣球,雌抱幼狮,线条柔和。进得三间仪门,长人、高昌、新江、财帛四司分立两边,高大威猛,镇守门庭。过得山门,便见石柱上一副对联:“进来摸摸心头急宜改过迁善,出去行行好事胜如点烛烧香。”背后又是一联:“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原来是一座古戏台,基以石鉴,砌以磨细方砖,上有化妆室,台檐正面由名工雕刻之文武戏剧,百鸟花卉、人物兵器均入木三分,惟妙惟肖。戏台下有石碑两块,一记县史,一记庙史,皆为文物。台前横梁上刻有“观古鉴今”四字,两旁石柱刻有一副对联:“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古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据城隍庙的规制,戏台原是娱神之用。但娱神亦娱人,所谓“文以载道,乐以教化”,无论是对联的意境还是戏曲的内容,重点均在淳淳善诱以警化生民,让人们在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得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定有后来福报”的信条。
戏台两侧为厢房,供奉吕洞宾、文武财神、三星、文昌、月老、土地、刘猛将诸神,钟鼓楼左右对称,楼上设有思亲堂,善信可将过往列代宗亲牌位设于堂内,依时祭祀,寄托哀思,庙内道众定期为之诵经,超荐亡爽。
戏台前为条石铺成的广场,拾级而上为正殿,将原有的两层建筑打穿,形成一座整体建筑,显得特别巍峨壮观。楼上高悬一副大算盘,相较两边所挂匾额,颇为独特。上拨吉祥数字:六六顺、八方平安、九九归一。每个人一生都要过很多关口,逢3、6、9岁为一关,一个甲子有六十年,如果人活到六十岁,就要过三六十八个关口。算盘上的三个六,意思是希望人人都能顺利过关。后面的三个“8”,意思是每年有三八二十四个节气,希望每年都风调雨顺,平安度过二十四个节气。从一到九的数字,道教说每个人一生都有一本“功过簿”,人在世间做的善事、错事或坏事,城隍老爷的文武判官都会为每个人记在“功过簿”上,人在去世后,民间认为主宰神会根据“功过簿”上的记录决定他下一世的命运。所以整个算盘面,就是城隍老爷劝人为善,奉劝人在世上,不要斤斤计效、算计别人,所谓“人有千算,不如老天一算。”须知举头三尺有神明,你心中那个小算盘岂可与天之算盘同日而语?算来算去,终将算了自己。配合殿后两侧十殿阎王图,无不令恶者心惊,善者扬眉。
进入正殿,城隍大神居中端坐,文武判官、日夜游神、皂袍力士分班就位,不怒而威。抬眼望去,金鹤翩翩,彩云蔼蔼,贴金绘彩的吊顶与壁画组成了巨大的千鹤朝圣的盛景,气势恢弘,让人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城隍信仰于周朝时便有了雏形,“城”,即城墙;“隍”,意为干壕沟;二字合用,引申为城市守护之神。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按京都、州、府、县不同的等级,敕封各级城隍,各有品秩,所以各地都有城隍庙,而供奉的城隍不同。能成为城隍的大多为有功之臣,历史上确有其人。崇祯年间,崇祯帝下旨封已故四川布政使沈恩为青浦县城隍,“以昭示报功之典”,爵号“显灵伯”,“伯”,伯爵也。县志记载“青浦县城隍沈公讳恩,系上海籍……其墓位于八仙桥小菜场西前门……”。
有关青浦城隍老爷显灵的传说更是言之凿凿,薪火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龙舟途径淀山湖,突遇-,龙舟迷失方向。正当大家举止无措时,船头忽见两盏宫灯引路,隐约可见灯笼上有“显灵伯”三字,于是龙舟得以安全进港;次日,乾隆皇帝派人打听,得知乃镇上城隍的爵号,进庙一看,城隍的宫袍上水渍还未干呢。由于城隍老爷保驾护航有功,乾隆皇帝便加封他为“福佑显灵伯”,此封爵圣旨至今仍留存于青浦博物馆。
青浦城隍在朱家角镇设有行宫,当地至今仍流传着黑臂城隍爷的传说。1937年时,日本鬼子的飞机天天到朱家角镇扔炸弹。一次,一架鬼子的飞机飞到城隍庙上空,兜了一圈,0一撅,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直扑地面,那是炸弹在直溜溜地往下掉,这时,地面上恰巧有一个群人为躲避空袭卧在那里,如果炸弹0,人们必死无疑。想逃己来不及;想躲时间不允许,大家只好横下心来听天由命。说来也怪,那炸弹先前作直线运动,快落到地面时竟然做起曲线运动,仿佛有人推着炸弹,朝相反方向呼啸而过。更离奇的是,这颗炸弹在城隍庙兜了好几个圈子,好像突然被人猛击一掌,晃晃悠悠落到了离城隍庙30米左右的空地上0了。事后经清点,这次事件只炸死了一个姓朱的豆腐店汉奸老板,卧在城隍庙附近躲空袭的人,一个也没有伤着。人们在大难不死后纷纷涌进城隍庙烧香,请求神明多多保佑。有个胆大者,烧香后跑到城隍老爷背后,竟意外发现城隍老爷的胳膊上有一大块焦黑的痕迹,整个手发黑发焦。人们联想到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都说是城隍老爷显灵,奋不顾身救了朱家角人的性命。
正殿之后又有一进,是为夫人殿,祀奉城隍夫人,并设寝宫、书房,轿、船等出巡工具等一应俱全。两殿之间有一喷水池,很是精致。十二生肖分布四维,又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镇一方,池中一白鹤嘴衔铜钱,下有灵龟承之,于铜钱方孔处挂一小铜钟,信众每以硬币相投,钟响赐福。
沿正殿两侧“致虚”“守静”二门阶梯而上,可达甲子殿,人们在殿中可以寻找各自的本命守护之神。楼上各殿,皆有廊庑相通,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春雨霏霏时,团团薄雾笼罩其上,顿有烟雨楼台之感叹,宛如仙境。
庙内殿宇以东厢房为界,分为两部分。惜东面“有觉堂”、“御书楼”尚未收回修复。其后有观音殿,是庙内最为古老的建筑,祀有观音、妈祖和眼母娘娘。再后一进,是为办公与生活区域。
纵观整座城隍庙,占地面积达2361平方米,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山门、戏台、两庑、钟鼓楼、大殿、夫人殿、甲子殿、慈航殿等建筑整体相连,环环相扣。各殿飞檐凌空,斗拱交错,整个布局疏密有致,气势雄伟。庙中九十九尊神像威仪庄严,神态自若。庙内现有正一派道士五人,其中青年道士三人,均为道学院毕业。当前城隍庙实行委员会民主管理体制,管理委员会主任成笃生道长,本科学历,师从上海城隍庙住持陈莲笙道长,法名大赋,2002年当选为青浦区道教协会会长;每逢道教活动日,道长们就要为信徒打太平公醮,以求迎祥集福、四季平安;若遇亡故等事,信众则要请道长们做道场,为亡者超度,以求早升仙界。
“惟此人杰而地灵,诚作他方之可及。”这是宋代诗人对青浦地区的真切感怀。千年的风雨孕育了江南的文明,城隍这个里社的神灵,福佑了青浦一方的人民。让人感怀,更让人追忆。在烟雨朦胧的黄昏,伴随着一声一声的鼓鸣,青浦城隍庙——这座精致而又不失巍峨的道观会引领着你穿越时空……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青浦城隍庙”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