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石予故居旅游景点介绍
胡石予祖先于明朝末年从安徽徽州迁居昆山蓬朗镇,世代从事商业,开设典当铺和南货店,富有家产,在北街建有较大第宅,建筑宏丽,有三层走马楼。迨至清咸丰十年,遭遇太平天国兵燹,第宅尽毁,仅存一幢无楼板的楼房。石予父亲胡钟祥修葺而居,上为卧室,下作饮食、读书、会客之所。其墙门砖雕门额“兰生桂秀”中“兰”字已损其半,故后胡石予称之为“半兰旧庐”,并将其用作书斋名。家产也因之殆尽,家道就此中落。
清光绪十年石予十七岁丧父,家境益贫,即在家中设塾授徒。清光绪二十三年因学生增多,房屋不敷使用,在旧庐后六丈处添筑两室,供学生住宿用。二年后又增筑一屋(与前两室相连),取名“听秋室”。1927年,石予六十岁时辞去草桥中学教职,将在苏州逐年购藏的近万卷书籍,装船运回故居。次年夏,因胃疾剧发,又辞去苏州振华女校教职,结束一生从事的教学生涯,息影乡园,在旧庐后四丈多处建造“容膝轩”以居。20世纪30年代石予子辈又续建一些房屋。
石予先生素喜花卉园艺,于宅畔辟花圃,艺兰栽菊,种梅植桐,槿篱锄乐。1937年11月蓬阆沦陷后,故居遭蹂躏,藏书损失殆尽。建国后,故居被征作公房,租给干部居住和乡人武部等单位使用。
胡石予故居历史沿革
建于明朝末年。
清咸丰十年,遭遇太平天国兵燹,第宅尽毁,仅存一幢无楼板的楼房。
清光绪二十三年在旧庐后六丈处添筑两室。二年后又增筑一屋(与前两室相连),取名“听秋室”。
1928年在旧庐后四丈多处建造“容膝轩”以居。
20世纪30年代石予子辈又续建一些房屋。
1937年11月蓬阆沦陷后,故居遭蹂躏,藏书损失殆尽。
建国后,故居被征作公房,租给干部居住和乡人武部等单位使用。
1989年底,容膝轩(平房四间)拆除。
1991年7月27日故居被昆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6至9月政府拨款修复故居现存建筑。
胡石予故居其他介绍
胡石予故居在蓬朗镇栈泾东路1号。胡石予先祖在明代末年,由安徽徽州迁居蓬朗镇,世代从商,在北街建有较大宅第。
位于蓬朗镇栈泾东路1号的胡石予故居纪念馆,总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纪念馆,在保留故居原貌的基础上增加了纪念馆收藏功能,使参观者不仅得以走进胡先生生前的生活环境,更能深刻感受“爱国、博学、俭朴、至孝”的胡石予精神。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胡石予故居”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