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景点介绍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湘潭市和娄底市交界处,湖南省中部,总面积2126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694公顷。该湿地公园是湘中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人工与天然完美结合的城郊湿地,是娄底、湘乡两市的饮用水源,是长株潭城市群极其重要的湿地,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第二水源,是湖南省水源战略保护区。
2014年12月31日,通过国家林业局2014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景点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区内有多处国家级、省级文物古迹,造就了曾国藩、陈庚、萧三、黄公略、宋希濂、罗重舟等历史名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窑遗址的挖掘,填补了南方无宋窑的历史空白。区内有一级景点5个,二级景点9个,三级景点5个。
宋窑遗址博物馆
宋窑遗址博物馆位于湘乡市西南35公里处。该窑址为南宋时期的宋窑,距今约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分布面积大,文化层厚达1至3米,已发现的二处窑址相距不超过500米,只有小范围有盗挖痕迹,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宋窑中有不少器物属国家二级、三级珍贵文物,是具有一定历史研究和科学价值的古代窑址。
陈赓故居
陈赓故居位于湖南省湘乡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杨吉湾是一个建筑群体,土砖青瓦,上下两栋,左右两横呈“凹”形,共有40余间房屋,属中型民居款式。坐东朝西,它正中堂屋,分为上下两厅,中间相隔一个长方形大天井,是古建筑中称之为“鸳鸯厅”的格局。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湘潭市和娄底市交界处,公园跨娄底、湘潭两市,分属娄星区、经开区、双峰县、湘乡市四县(市、区),地理坐标为约为东经112°12′44.35″—112°13′4.26″,北纬27°41′5.93″—27°41′13.57″,总面积2126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694公顷,水域面积5591公顷。公园呈不规则的带状分布,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3-8公里不等;西起娄底市内涟水天王寺,东止湘乡市洋潭水库大坝;南起双峰县侧水镇洛阳湾,北止娄底市西阳河的石桥边。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
气候特点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靠近北回归线,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7.3℃,年均日照时数为1640小时,年均降雨量1312.8毫米,最多年1806.4毫米,最少年937.7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4—6月份。
水文特征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水府庙地处湘乡的湖南水府旅游区库横截涟水,以大坝居湘乡、双峰与娄底交界处的水府庙而得名。于1958年建成,湖面面积44.6平方千米,在正常蓄水位94米时,库容量达5.6亿立方米,库面最窄处约10米,最宽地段3.5千米。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其他介绍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湘潭市和娄底市交界处,总面积2126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694公顷。公园呈不规则的带状分布,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3-8公里不等;西起娄底市内涟水天王寺,东止湘乡市洋潭水库大坝;南起双峰县侧水镇洛阳湾,北止娄底市西阳河的石桥边。公园内已发现维管植物(相对藻类、菌类、地衣、苔藓植物而言)147科464属802种、脊椎动物30目82科236种,其中,有中国国家规定的“三有(有研究、保护、经济价值)保护动物”144种。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是湖南省唯一一个横跨两个地级市的湿地公园,自2007年11月由中国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以来,湘潭、娄底两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相应工作。2009年,娄底市成立了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2013年5月,湘潭市成立了“湘潭水府示范区筹备委员会”,全面负责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核心区7村一鱼场的管理和建设工作;2013年12月,湘乡市批准成立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站。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