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三江侗族博物馆),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江峰街17号,博物馆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5月,1992年12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09年底,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有馆藏文物630件/套,其中有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42件(其中有17件已录入数据库,有25件刚定级)。
1997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被柳州地委、地区行署命名为柳州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12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三批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级重点民族博物馆。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历史沿革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文物管理所成立于1978年,前身称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物管理委员会,1987年改称三江侗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的一个组成机构,隶属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和体育局主管,是一套人马三块牌子(三江侗族博物馆、三江侗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的单位。
1991年5月,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开始建造。
1992年12月,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2004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了配合宣传,改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文化活动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在注重文物知识普及的同时,个人研究成果也较突出。杨正功的论文:《侗族鼓楼探源》(《侗乡论丛》2003年第一期,三江县党校主办)、《侗族宗教概述》(刊物同上,2004年第一期)、《侗族民居的布局》(在桂中博物馆学会年会上宣读,2003年)、《侗戏的成因及其起落》(《风雨桥》,2005年第二期)、《三江侗族博物馆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在桂中博物馆学会年会上宣读,2007年)。
科技项目: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侗族民间故事创编大型侗戏《踩堂衣》搬上舞台,1997年由县艺术团排演,参加当年柳州地区举办十年一度的剧展(第三届),荣获优秀编剧奖、演出奖、导演奖、作曲奖、组织奖、演员奖等六项奖,被三江县文化界列为保留剧目。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自1992年正式开馆以来,一直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如1995年3月,承办“柳州地区文物工作会议”。
1995年5月,接待自治区博物馆、桂林博物馆及日本有关专家组成的考察团,考察侗族生产、生活、文化等。
1998年5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到三江博物馆考察。
2005年参与承办柳州、来宾两市在三江召开的“文博论文研讨会”。
2005年5月,国家民族博物馆一行6人到馆考察。
2005年6月“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成员一行31人到馆考察。
2005年7月国家文物局“中国生态馆建设考察组”一行14人到馆考察。
2005年9月,中泰专家一行3人到馆考察民族旅游。
2005年11月,北京社科院文物考古所一行9人到馆考察。
2005年12月,中央民族大学一行3人、加拿大两位教授到博物馆及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进行调研。
2009年3月,与国家社科院、区文物考古队、市文物考古队一行10人到三江县浔江河、溶江河流域进行史前文物调査,在浔江河流域的斗江镇斗江寨下游和沙宜村下余寨找到打制石器地点2处。
2009年9月,中央民族大学教师周梦到馆考察与交流。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建筑特色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是一座集侗族鼓楼和风雨桥融为一体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兼木结构。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建筑布局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分陈列展厅、文物库房、办公库房三大部分。陈列展厅面积775平方米,分三个展厅。
1992年12月,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开馆时,内设两个展厅,内容为《民族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两厅面积400平方米,展出文物400余件/套。
《民族文物》展出有:民族服饰、民族文化用品、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族建筑图示等五项。
《革命历史文物》展出内容有:三江历史沿革有关地域和图表,展示东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出土文物,红军长征经过三江线路图,红军标语,红军学习文化的课文以及地方民变武装的人物事件与物品等。
2004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了配合宣传,文物陈列展改为以收藏侗民族、民俗为主体的侗族博物馆。共开设三个展厅,展厅面积775平方米,展出文物400余件/套,陈列有东汉以来各个时期的民族民俗文物,包括滑石耳环、滑石托盘、陶鼎、陶罐、陶豆、瓷凳、瓷碗、银饰、竹木制器和生产工具、斑斓多姿的民族服饰及侗锦和刺绣等,还有侗族的各种造型的木楼,鼓楼和风雨桥模型也一应俱全。
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所获荣誉
1997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被柳州地委、地区行署命名为柳州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12月,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三批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2003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级重点民族博物馆。
三江侗族博物馆其他介绍
三江侗族博物馆位于三江县城古宜镇河西江峰街,始建于1992年,是自治县成立40周年的献礼项目。博物馆占地面积900㎡,建筑面积1550㎡。整座建筑南北布列,坐东朝西,主体3层,中间楼亭为五层重檐攒尖顶,两边楼亭为两层重檐歇山顶,是一座集侗家鼓楼和风雨桥建筑元素于一体的民族风格建筑,是我国唯一的侗族博物馆。馆内设有游客接待中心和三个陈列展厅,即第一、二和民族团结进步展厅。各展厅分别陈列有自东汉以来县境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民俗文物 1000余件,这些文物从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侗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是三江侗族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游客了解三江侗族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习俗的一个窗口。
博物馆自建成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三江侗族自治县历史文物陈列展、三江侗族文化展、三江侗族自治县成就展和百余次不同形式的临时展览,接待各级领导以及英、美、日、法、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人。
博物馆1997年被柳州地委、地区行署命名为柳州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12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三批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级重点民族博物馆;三江县2004年12月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信息来源: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三江侗族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