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旅游景点

漈头村

漈头村景点照片

漈头村旅游景点介绍

福建省屏南县棠口镇漈头村

  漈头村是福建省屏南县棠口镇下辖行政村,位于屏南县城关以东省道303沿线4.5公里处。漈头村肇基于唐朝僖宗皇帝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屏南自清代建县以来“四大书乡”的领衔之地,曾有“屏南好漈头”之美誉。漈头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00余人(含城关蝙蝠岭),本村常住人口500余人,海内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1000多人,是屏南县内较大建制村之一。

  漈头村的科举、民俗、戏剧、武术、饮食等地方文化以及地方历史文化古迹在屏南及闽东北部分县市都颇负盛名,曾享有屏南四大书乡之首的美誉。明清两代科举人士达200余人,人才辈出,其中有参与编修明《永乐大典》的黄童,有深受林则徐关注的“叔侄两进士”张方矩、张正元,有编纂《国音宝典》的同盟会会员张赞等。这里还被誉为“戏剧之乡”,屏南七种地方戏有四种都发祥于此。同时漈头的武术文化亦源远流长,早在两百多年前,逃难而来的泉州少林寺铁头和尚(陈云齐)就隐居在村北慈音寺并在此传授武术,因此有“漈头武术甲闽北”之说,代代相传,保留着习武的优良传统。

漈头村历史文化

  这是个人才辈出之地,仅明清两朝,便有科举人士200多人,参与编撰明朝《永乐大典》的黄童,颇受林则徐关注的“叔侄两进士”,被推宠树榜的“父子三贡生”书香门第等等。而今,书乡崇尚读书之风更甚,“一门双博士”等令人津津乐道的家门幸事层出不穷,漈头依然是屏南的“好漈头”。

  这是个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乡村。古时,曾是建宁府通往福宁府、福州府等地的交通要道,是海陆往来的中点,因此,辉煌的历史为漈头留下了许许多人文元素,并很好地保存下来。如今,走进村内,历史遗迹、遗物随处可见。

  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古祠堂、古寺庙,古墓群、古龙井、古楹联、古牌匾……无不古香古色,古意盎然,令人顿生时光倒流之感。看那数十方刻着“文魁”、“武魁”、“夫妻同百龄”等内容的形形色色的古牌匾,你想,作为漈头人怎不为此感到自豪?看那在清代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就树起的十多座节孝坊,你想,作为今人怎不为此感慨良多?

  其实,漈头村留给人们可值一赏的又何止这些!随便一座古厝,随便一段古墙,随便一条古巷,都充满着穿越历史的质感,若是经村中老者讲解,那这里的故事就会如穿村而过的那条鲤鱼溪里的水,源源不绝,令人情不自禁地发出幽古之喟叹。

  漈头是开放的。历史上的交通要冲地位,使它很自然地接纳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甚至是基督教文化。现今的漈头人也不封闭,只要你感兴趣,走进哪家看文物,主人定会面带从容笑意,搬出一样样被他们视为“传家宝”的东西,满足你的欲望,还会为你讲解,这与自古根深蒂固的农人意识有多大的差异呀!

  该村举办的民俗文化节,漈头人就表演了传统武术、戏曲等看家技艺,展示了古牌匾、古梧桐树楹联等古物,他们那种毫不遮隐的开放意识,给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漈头村获得荣誉

  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

漈头村其他介绍

  漈头村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135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物众多,一大批古民居各具特色,就地取材,省时、省工又省钱。靠个人的能力办馆。

  屏南农耕文化博物馆正面设立在相邻的六幢古民居内,带给人的是原汁原味、古香古色的视觉冲击。都是未开发、未商业运行的点,远离都市的喧嚣,没有都市的气息,没有商业痕迹,村落的历史文化气息和人文都是值得一看,上周去白水洋从县城回福州时路过,几个人非常悠闲地到了小鲤鱼村,感觉很自然、很朴实,小溪里鲤鱼、鲤鱼溪畔的古民居、古民居里的居民、小溪畔一直跟着你步行前进的小狗以及溪畔的小猫小鸡、古民居前小溪畔的石板路上嬉戏着的学龄前的儿童、小溪流水清澈、小溪里蹲着洗菜的居民,加上缓缓吹过的清凉的风,都会勾起我们无穷的回忆。

  景点位置

  福建省宁德屏南县漈头村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漈头村”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漈头村”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